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风采» 成人之师和忧国之民

成人之师和忧国之民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立祥

作者:文/俞敏杰 来源:《金秋》  时间:2015-09-05  浏览次数:

  2007年4月18日,刚刚获得2006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回到曾经工作生活过31年的杨凌,在母校体育馆作了题为《学习、实践与创新》的报告。李院士在报告中把赵洪璋、周尧等列为杨凌第一代科学家,将李玉山、王立祥等列为杨凌第二代科学家,他认为这两代科学家都用自己的卓越成就践行了“扎根黄土高原,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杨凌精神”。

  王立祥1953年进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从研半个世纪。他主持了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高效耕作制度、西北黄土高原农村生态良性循环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7项,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省部级二、三等奖十多项。王立祥是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农业部部属高校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回顾他任教、从研50年的轨迹,在每个关节点都透露着“追求卓越”的信息与内容。

  科学研究成就卓著

  王立祥教授在科研方面成就卓著,他以我国旱区农业水分生产力的研究工作见长,首开我国农田降水生产潜力研究之先河。他创立的“田区定位研究--公式概算--高产记录值”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已作为国家旱地农业研究的工作基础。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上要达到卓越,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能够经年累月地甘于寂寞,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身心的如如不动。比如在“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这个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上,他与中国农科院科技局的信乃诠研究员联手,历经“七五、八五、九五、十五”4个五年计划时间,最终于2001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比如“宁南旱区种植结构优化及生产能力提升”是他和他的团队在宁夏从事旱地农业研究与实践30年的结晶,他们所倡导“压粮扩草、压杂扩薯、压夏扩秋”的“陶压模式”已成为宁夏南部旱区主体种植结构,成功地使昔日由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西、海、固”从温饱步入小康成为可能。

  通过长年心无旁骛地对中国旱地农业的研究,王立祥近二十年编写了3本专著:《中国北方旱区农业》(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国旱区农业》(金陵出版基金资助)、《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而且这3本书都获得了国家图书奖。王立祥说:“我出书有3个特点:没有出版社找上门来的,我不出;没有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我不出;没有可能获得国家图书奖的,我不出”。王立祥认为,出的书没人看是一种失败,所以他在编写专著时一定要动员全国力量。仅《中国旱区农业》,就有全国28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参与撰稿,全书的编写、摄制等方面的参与人员高达110人。这本重达2.5公斤的书还让38位年轻人在评副教授和教授时多了一项学术研究成果。

  慧眼识得千里马

  路明是西农农学系的61级毕业生,王立祥是他的班主任。虽然路明是当时班上最年轻、学习最好的学生,但毕业时却既未入团也未入党;虽然路明的毕业鉴定上有“只专不红”的评语,但路明在毕业志愿上填写的却是:一切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路明来到了陕北吴起,毕业鉴定上的评语使县上不愿也不敢留他,就把他分到了穷乡僻壤的周湾乡。来到基层的路明,无怨无悔地把全部身心放在了粮食增产的工作上,没几年,周湾乡的粮食生产就有了很大起色,能够吃饱肚子了的群众高兴地称呼路明为“路粮食”。一直关注着路明事业趋势与生活状况的王立祥为路明的作为由衷高兴,并把路明这里作为了他所带的学生的一个实习点。在王立祥看来,路明在毕业时能够无条件地听从党的安排,这就是“红”,而“路粮食”的美誉就是“专”,所以路明应该是指导学生实习的最合适人选。当他得知路明的孩子没有合适地方上学时,他马上去找延安农业局领导,希望领导能帮助路明解决后顾之忧。1977年,当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时,王立祥便积极劝说路明考研。由于离考试只剩3个月时间,工作繁忙的路明考试总分够了,外语分数却不够。王立祥又去找校党委书记,历数路明的卓越之处,建议学校先让路明做一个未正式入册的学生,如果一学期后路明外语考试不及格,就将他退回,如果外语成绩合格,再将他纳入正式研究生序列。3年后,路明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为了解决爱人和孩子的工作与学习问题,在王立祥引荐下,路明全家一起来到甘肃省农科院。这个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批研究生到甘肃农科院仅仅两年就晋升为副院长,没过几年又晋升为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后任农业部副部长和民建中央副主席。

  唐俊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毕业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给王立祥当助教。王立祥敞开胸怀,积极提携后学,当有一个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出现,王立祥便竭力向学校推荐唐俊昌。5年后,唐俊昌成为一位有着海归资历的博士,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王立祥支持唐俊昌到陕西省科技厅。唐俊昌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卓越潜能开始喷发,很快成为全省学历最高的最年轻的厅长,后来又出任宝鸡市委书记、省人大秘书长。

  陶士珩是南京气象学院本科生,他在西南农大气象学科硕士毕业后,分配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当教师。他认为在农大教气象就应该懂农业,当了两三年教师后就找王立祥述说他的想法,表达了他想成为王立祥博士生的意愿。王立祥认为学科交叉值得提倡,非常支持陶士珩考博。陶士珩在当王立祥博士生期间,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在宁夏实习点完成博士论文,没有更多时间给本科生代课,完成博士论文后他又进入复旦大学生命学科博士后工作站。当两年后该离开工作站时,复旦大学却很想让他留在上海工作。原来复旦的这个博士后工作站是研究人类重大疾病基因定位的,是个比较尖端的科研领域,由于陶士珩数理统计基本功厚实,对工作站研究水平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虽然王立祥认为人才都是党和国家的,在哪儿工作都是为党和国家工作,然而西农最终还是没有舍得放走如此优秀的科研人才。陶士珩从复旦回到西农,马上面临由副教授升正教授的现实问题,身为评审委员会评委之一的王立祥,因为是陶士珩的博士生导师,负责向评审委员会介绍陶士珩的情况。他如实地向评委介绍:陶士珩在读博期间给本科生代课时间不够3年,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科研项目,还没有参加外语职称考试。众评委听了这番介绍都感到惊讶,王立祥话锋一转,以重点强调的语气说:但是,据我所知,陶士珩在复旦大学给博士班代过两门课,这算不算代课?他在复旦的两年里,在中科院的《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而西农在这两年里没有在该权威杂志上发过一篇文章,这算不算独立科研项目?据我所知,陶士珩在复旦博士后站工作期间应邀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用英语进行重点发言,而他在复旦博士班代课使用的全是英文教本,这些能不能证明他的外语实际水平?王立祥专题介绍结束,作为评委和陶士珩的博导他虽不能进入投票程序,但最终结果是陶士珩以31票(评委33人)通过正教授职称评定。后来,陶士珩为一门心思做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工作,还辞去了西农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职务。

  简约回顾自己教书育人的经历,王立祥不无感慨地说:“人生历练中,有机会的不一定都有水平,有水平的也不一定都有机会,但是有水平的人必定会有更多机会,社会主义制度给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奉献余热充实愉快

  2001年,王立祥教授退休,然而他的追求、思虑、视野和学术积累并未就此退休。当他发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民2004年人均纯收入绝大部分低于两千元,而同时中线工程受惠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高于全国平均的3255元(北京7346元,天津5580元,河北3482元)时,他觉得他有责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广泛深入调研,他撰写了《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和惠及区联动补偿机制的构建》的建议报告,这个建议得到国家财政专项支持,前期资金已到位。当他发现素有“天下粮仓”美誉的沪苏浙闽粤琼等6省市农作物平均复种指数,从1979年的210%直落到2009年的155%,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262万公顷,损失1200多万吨粮食生产能力时,他觉得他应该有所担当,于是便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课题组的名义向国务院总理敬呈了《关注复种,倡导复种,支持复种》的专题报告,从而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当他发现进入21世纪没有几年,素以降水丰沛的我国南方湿润区干旱发生频率和旱情严重程度接二连三屡创新高时,他意识到我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绝不可等闲视之,因此他在自己编写的专著中把南方季节性干旱也纳入到旱区概念序列中。现在他的立言呼吁已得到应有回应,科技部从“十一五”起,把长期局限于北方旱区农业发展的攻关项目,扩大到四川、重庆等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里,王立祥已经向国家和有关省区贡献了这样的建议十多项。同时他还应邀前往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政府和粮农科技部门作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

  已经80高龄的王立祥觉得,就像面粉既可以擀面条、蒸馒头也可以包饺子、搓麻食一样,人也有各自的爱好与选择,所以他不打麻将、不跳舞,除过风雨无阻的每天走一万步之外,他基本都沉浸在思考与编写的劳作之中。他说他的老年生活既愉快又充实。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5-09-05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