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风采» 《光明日报》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

《光明日报》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

—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下)

作者:张哲浩 罗 旭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6-01-11  浏览次数:

《光明日报》 2016年1月9日 第03版

    从选育到审定,从品种到良种,从试验到推广——从事良种选育,无疑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的小麦育种团队育出的“西农979”,从1987年开始组合配置,到1997年完成组合配置,再到2005年过关斩将通过国审,整整用了18年时间!

  “西农979”集高产、抗病、早熟、越冬性强等性状于一体,受到农民欢迎,成为我国冬小麦主播品种,累计在黄淮麦区推广上亿亩。这背后,是王辉扎根黄土地近半个世纪的默默耕耘,是他潜心破解小麦“生长密码”的智慧结晶。

不断挖掘增产潜力

  “西农979”号麦种,单粒穗重1.3克,1亩地以43万穗计,亩产559公斤。如果将单粒穗重提高到1.6克,每亩以40万穗计,亩产可达640公斤。如果将单粒穗重提高到1.8克呢?每亩以40万穗计,亩产将达720公斤!

  在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的办公室里,王辉用计算器合算着他的新梦想——在现有优质高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

  接触农学后,王辉认识到麦田增产最重要的是育种。从1973年开始从事育种工作起,为了研制出好品种,王辉整天待在地里耕作播种、授粉杂交、观察记录。尽管这样忙碌,但由于育种工作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即便顺利,一个新品种也得经过8年的漫长实验。虽然有困难,随时还有失败的危险,但王辉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

  “西农979”的问世,不仅结束了陕西面粉加工企业完全依赖外省调进优质强筋小麦的历史,而且抢种“西农979”从关中风靡到黄淮。“西农979,谁种谁富有”,成为当地农民的口头禅。

  “我想要的性状经过杂交组合后能不能出现?谁的表现最好?”王辉说,育种过程就是育种人的梦想与现实不断斗争、磨合的漫长过程,就是优中选优的过程。

接受大自然的检验

  2015年12月30日,72岁的王辉,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学校里的试验地,胳膊下夹着笔和记录本。他一边在麦田中穿行,一边在本子上记下一个个数据,上百个品种的株系结构、叶片形状、分蘖情况等一目了然。

  与普通的科研不同,育种工作必须接受来自大自然的考验与挑战。“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眼光。能不能识货,从众多麦种中找出核心亲本,并配出核心组合,是成败的关键。”王辉将“育种经”凝成一句话。他所说的眼光,从何而来呢?

  ——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中来。王辉的办公室里,一直端放着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的像片。恩师过世多年,但老农科精神从未离去,一直激励着王辉不断前行。

   ——从田间地头理论联系实践中来。年复一年,9月整地划行,10月播种,冬春田间观察抗病鉴定,初夏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分类收获,7月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8月新试验安排,育种工作总是这样周而复始。

  ——从产学研结合中来。王辉认为,种子好不好要由农民说了算。2012年全国气候异常,小麦种植大省河南遭遇罕见的低温天气,并爆发赤霉病。然而,“西农979”表现出优秀的抗性,依然取得了大丰收。

在田野间深耕梦想

  40多年来,王辉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小麦育种。他对物质享受没有要求,也很少有精力照顾家人。妻子和女儿们只有在农忙时帮他下地干活,才能全天享受家庭团聚的喜悦。妻子马桂霞给王辉打了一辈子下手,什么“扬花”“授粉”“杂交”“接病”“千粒重”“穗粒数”等专业术语,在这个初中数学老师的口中已是如数家珍。

  王辉强调,在育种领域,有很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早熟与高产、早熟与优质等等,这些性状如何实现结合,是培育优质品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结合自身多年的科研和实践经验,王辉确定了普通小麦品种生态型分类指标,建立了普通小麦生态型分类体系,确定了小麦生育期变异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北部地区春播小麦适宜且可利用的品种生态类型等,对丰富和充实小麦生态理论与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创制的“常规优化育种法”的应用,实现了小麦多个负相关优良性状的良好结合,对陕西省及全国小麦育种科研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面对辉煌的成就,年逾古稀的王辉没有停歇的意思。“育种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路,因为现在的种植条件更新换代太快,一个新品种的生命周期仅仅5年到8年时间。”王辉说,“小麦的‘生长密码’埋藏在泥土之中,育种工作者的生命,只有深耕于田野才有意义。”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1/09/nw.D110000gmrb_20160109_5-03.htm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6-01-11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