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二)
作者:王立祥 来源: 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国上下都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我们离退休职工党委也结合工作特点,在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中开展了“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调研和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响应,老同志纷纷以我想对党说句话、诗歌、感想、回忆录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活动共收到稿件151篇,我们在此刊发部分文章以饗读者,共同回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辛历程,共同赞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共同坚定紧跟共产党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盛的现代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培养,使我成长,不忘初心,继续奉献
王立祥
我1935年出生在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前的15年间,有8年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区;头尾7年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区。“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旧中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我的家乡在安徽明光。1937年开始成为日本占领的沦陷区,全方位推行殖民统治,疯狂的经济掠夺,无所不至的奴化教育,使占领区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在我就读的明光小学,被迫上日本课、学日本话、唱日本歌、行日本礼,还常受日本教师责罚和日本学生凌辱,真是敢怒不敢言,倒也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滋生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强烈心愿。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沦陷区人民重见天日欢欣鼓舞,然而好景不长,迎来得却是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全面内战、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路有饿殍,已是国统区里的真实写照。刚上初中的我,每逢开学就为“一石二斗米”的学费发愁,父母只得提前七拼八借,凑够的钞票,等到开学交费日,由于货币贬值,米价暴涨,只够六斗米的学费。苦苦哀求得以欠费入学,但要限期交清,所幸的是我就读的明光中学,是革命长辈汪道涵的母校,建有党的地下组织。聘用的教师多为思想进步的年青人,还有不少的地下党员,他们在讲台上,经常隐喻地借古讽今,针砭社会黑暗,引导学生把握时机,拥抱光明,迎接未来,为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1948年冬明光解放,得益于党的温暖免费入学,在党的教育下,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1950年秋考入耕读结合学费全免生活全包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凤阳农专前身),大家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正当学习发奋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不甘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丧失,悍然发动朝鲜战争,矛头直指新中国,战火逼近鸭绿江畔,激起解放了的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运动,我们学校师生响应党的号召集体报名参加军干校,当时我未满16岁,个头瘦小没能通过体检,同窗10多个好友经由军干校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粉碎了美帝企图扼杀襁褓中的新中国阴谋,为维护世界和平,赢得新中国开展经济建设时间和争得我们安宁的学习环境,做出不朽贡献。
1953年皖北农高临近毕业时,学校决定选派我们8个毕业生报考大学深造,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是我从未有过的“奢望”,我认为这离不开党的培养。学校还特别邀请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兵工战士吴运铎同志为我们8人作“把一切献给党”的自传式事迹报告,坚实了我们报考大学为党学习的信念。幸运的是,英雄的事迹成了我们8人当年高考语文 “记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作文命题的素材,因为思想性强成为合肥考区语文成绩的高水平作文。
是年秋,我荣幸地进入西北农学院学习,受到老师和同学热情欢迎,并享有人民助学金,学习、生活没有后顾之虑,全班同学为党学习蔚然成风。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决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成为班级行动。考试被认为是向党汇报,绝无作弊违规问题,监考老师形同虚设。通过当年的党史教育和系统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开始成为我的信念基础。新旧社会两重天的鲜明对比,极大地提高了我对党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四年的大学阶段恰逢第一个社会主义五年计划的实施期,工业战线捷报频传,翻身的农民激发的爱国增产运动使全国粮食产量几近倍增,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更使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增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这种对党的事业坚定的认同感经过60年代“三年困难”和70年代“文革动乱”从未动摇。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大好局面,迎来了科学春天,也实现了我长期追随党和加入党组织把一切献给党的夙愿。入党后,面对国家发展旱区农业的战略需求,受命校党委的嘱托,和团队同志前往当年“贫甲天下”的“西海固”,接受宁夏自治区党委的宁南山区科技扶贫任务,凭借团队已有的工作积累,联系宁南实际,在自治区党和政府支持下,开展富有成效的旱区农业发展工作,期间还联手中国农科院成功地申报国家北方旱区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组织东北、华北、西北协同攻关,为旱区粮食自给能力提升做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宁南旱区也实现开始步入全面自给的发展阶段。
2001年退休的我,坚持离岗不离党,不忘初心继续奉献。受宁夏自治区委托,作为宁南生态农业专家组成员,继续科技扶贫,在自治党委支持下,经回、汉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宁南的粮食更是自给有余,使温饱步入小康成为可能。近10多年来我还系统梳理了长期工作积累,著书立说,籍此向政府建言献策。得到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于2009年完成的《中国旱区农业》被国家出版局确定为国庆60周年献礼书,2013年面世的《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为坚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实施生产能力战略储备的大政方针决策,提供了许多背景参考材料。
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党的光辉战斗历程,使积贫如洗的旧社会成功地步入全面小康的新社会,从落后传统的农业国家成功地转变为新型的现代的工业化国家。国人为此振奋、世人赞叹。今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的新起点,面对此长彼消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凭借小康社会继续增长的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到新中国建立100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将如期实现。“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对此,我将一如既往地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奉献,把一切献给党。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