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转载】银发丹心映黄土,薪火相传润旱塬 | 西农离退休职工党委组织党员观看电影《旱塬》

【转载】银发丹心映黄土,薪火相传润旱塬 | 西农离退休职工党委组织党员观看电影《旱塬》

作者:胡润田 张瑶 郭静云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时间:2025-11-21  浏览次数:

  11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离退休职工党委组织190余名离退休专家齐聚一堂,观看了农业科学家李立科研究员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旱塬》。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场触动灵魂的初心重温,在老同志中引发热烈反响。

  电影《旱塬》用质朴写实的镜头,生动讲述了李立科研究员辞去职务,毅然扎根渭北旱塬,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旱作农业技术,最终通过“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等关键技术,将亩产不足百斤的贫瘠土地变为亩产八百斤的丰产良田,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民温饱问题的感人故事。

  观影过程中,许多老专家数度热泪盈眶。

  影片中熟悉的科研场景、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李立科研究员那句“把我埋在试验田”的临终遗言,都让他们感同身受。作为李立科同志的同事、战友,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曾将青春奉献给类似的田间地头,影片情节勾起了他们共同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与“但得众生皆得饱”的崇高情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专家李锐研究员动情地说:“看着电影,我就想起了当年我们在黄土高原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干旱缺水,当时带着仪器、带着团队,专门到李院长他们工作的试验站看了确实非常感人。他们一路走来确实花了很多心血,当年我们在学习李院长的经验,后来也在我们的试验点上得到了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现在看这个电影,更怀念我们老一辈人他们作的贡献。“

  从事旱作农业小麦研究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正茂教授感慨道:“今天我们看了《旱塬》这部电影深受感动,95期间我们和李立科研究员是一个课题组,故事里好多事情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当年工作场景的再现。李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很执着把农业当做自己的命根子,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来发扬李老师的敬业精神,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范芳娟说:“此次电影《旱塬》观影,是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环节,同时,今天电影的主人公李立科研究员是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几千名科教工作中优秀的代表之一。他的一生都扎根在甘井村,为小麦的增产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这些事迹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人的铭记。也希望广大科教工作者积极发掘并传承更多“西农人”的感人故事与奉献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职工党委副书记马志宏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常年奔赴在一线,推广农业技术,用农业科技引领带动强农富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今后学校离退休职工党委将充分发挥五老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持续为乡村振兴事业积极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nkb.com.cn/2025/1120/511927.html

编辑: 张华     终审:马志宏    最后更新:2025-11-21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世平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