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渭北高原,一位耄耋老人守望丰收
--记陕西省农科院原副院长、著名农业科学家李立科
作者:文/石朝阳 来源:《金秋》 时间:2015-09-05 浏览次数:
他是陕西农业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初陕西的粮食缺口难题;他被誉为“当代后稷”;他的事迹被拍成12集电视连续剧--《秦川牛》;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他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报告文学奖。
他就是李立科,一位至今仍为三秦大地的丰收奔忙的耄耋老人。
“你要学个让人饿不死的手艺”
常年奔波于渭北高原的李立科,身形瘦削,精神矍铄。他常年戴着助听器,颜面有道明显疤痕,显示其曾与病魔的抗争。口腔填充的牙托让他说话略显含糊,但谈起农业,谈起试验田,他兴致盎然,如数家珍。
李立科1934年生于陕西武功一户贫困农家,家里一贫如洗。歉收年头,家里常常几天吃不上饭,哥哥就带着李立科爬进豌豆地,摘豌豆及豌豆叶蔓充饥。母亲厚望于他,常常叮嘱:“你要学个让人饿不死的手艺”。
初中毕业,李立科报考了陕西省农业学校。农校毕业,他被分配到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不久组织安排他给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专家朱象三当助手。他背起行李来到榆林绥德县,跟随朱象三研究防治粟灰螟。那是李立科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常能见到大片绿色树林,耕地很少,榆林城以北到处是美丽的海子和湖泊。在路上他就听说树林中时有野狼出没,农民放驴时,驴子被狼啃掉大半个屁股。这些见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1962年,李立科来到武功县河道公社蹲点指导农业生产,他在皇中村推广“四改三扩”栽培技术。四改是对豌豆的栽培进行四项改革;即改不施肥为施磷肥,改浅种为深种,改不防虫为防虫,改老品种为鹁鸽灰品种。三扩是扩大复种面积,扩大豌豆种植面积,扩大正茬小麦面积,使当地粮食亩产由175公斤提高到250公斤,一举解决当地农民温饱问题,附近村子纷纷请他去指点,一时间他成了大家争相邀请的“活财神”。“四改三扩”耕作法推广面积400万亩,共增产粮食2亿多公斤。
他不仅是农业专家,当地生产队的牛得了牛皮癣,他便研究治疗牛皮癣的办法,走村串户为牛治病。他发现皇中村适宜种柿子,便向农科院专家请教,回来帮农民嫁接柿子树。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红薯,却不会储藏,大量红薯烂在窖里。李立科研究出把红薯窖由单筒结构改为双筒结构的办法,这一方法在全省得到普遍推广。
艰辛中的辉煌
1978年,李立科被任命为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两年后的一次合阳之行令他深受震动,他决定在合阳长期驻扎下来。五年后,他辞去官职,专心从事农业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陕西粮食匮乏,缺口每年1.5亿公斤左右。为扭转缺粮的被动局面,省上决意在渭北开辟“第二粮仓”,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李立科被点将前往渭北,解决几亿斤粮食缺口问题。
李立科背着行李来到被称为“合阳的西伯利亚”的甘井乡,开始探索渭北旱原粮食高产的路子。
当年的合阳干旱贫瘠,群众生活贫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告诉他,“自从嫁到甘井,没吃过一顿饱饭。”
正值小麦成熟期,李立科和伙伴们简单安营,便每日深入麦田观察、调查研究,土样分析,比对实验。李立科发现:增施磷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调动深层土壤有效水分,抵御天旱缺雨。他将这一发现付诸实验,个人贷款15万元购回870吨化肥,全部分发到各生产队,他逐村逐户向社员讲解增施磷肥的道理与方法。
来年夏收,甘井乡的小麦亩产由原来的48.5公斤猛增到136公斤,成了合阳县农业发展史上破天荒的事。
他带着制作的小麦根系标本,奔走在合阳的乡镇村庄,使农民接受磷肥,掌握化肥配比方法。1983年,合阳县小麦获得空前丰收,亩产达到173公斤,奇迹传遍渭北半壁关中。
实践中,他不断完善以磷促根理论,总结出“碾压提墒”,减少降水流失与水分蒸发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及引进良种等。
1991年,李立科试验田里小麦亩产437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
专家赞誉:“李立科旱原试验田产量超过关中灌区,这是陕西农业史上破天荒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告诉李立科:“你的研究对世界旱作农业有指导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陕西视察时,专门约见李立科给予鼓励。
屈指算来,他在陕北蹲点四年、武功蹲点14年、陕南蹲点三年,在合阳甘井乡度过34个春秋。从青丝到华发,他把自己生命中的55个春秋献给了农业与农村,始终激情不改。
与死亡抗争的人生
与许多奉献者一样,李立科的奉献之路充满艰难坎坷。
“我有过三次死亡经历”,李立科毫不忌讳。小时候不慎掉进井里,差点死了。1979年遭遇车祸,虽大难不死却导致终生耳鸣。
第三次死亡伴随着他的辉煌。他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栽培技术在渭北旱原20多县广泛推广,仅此技术,陕西每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该技术一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七五”期间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立下汗马功劳的李立科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李立科学习,李立科成为当年新闻人物。
科学没有止境。李立科深知施肥只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问题,如何达到高产,他认为关键在水。
他四处奔波找水。1989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太阳火盆般烘烤着大地,四处转悠的李立科在地里拨开一堆麦草,发现里面竟湿漉漉的,他高兴地一下子跳起来,萌生了采用覆盖技术提高产量的想法。
1989年9月的一天,大雨倾盆,下乡归来的李立科坐在手扶拖拉机上,车轮卷起的泥雨不停冲刷他的面颊,回到基地,他左眼开始不时流泪,左上颊疼痛不止。因为自己是“老肝炎”,他没太在意。
随后忙碌中,左眼依旧泪流不止,左颊疼得他直捶墙,拖到10月10日,他才去合阳县医院检查。医生在片子上看到了癌肿的阴影。
李立科说:如果是癌症,让我活到明年7月就行。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试验田里,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说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能达到800斤,望大家努力。”他的病情惊动各级领导,李立科被送往西安。经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李立科患左上颌窦鳞癌,已是中晚期。
好人有好报,老天开眼,在各方关怀下,李立科的手术成功完成。
1991年春,在合阳乡亲们的祈祷期盼中,李立科回到甘井乡。好像要回报他付出的艰辛似的,当年试验田小麦亩产达到437公斤,玉米达到600公斤。
不倦的人生追求
李立科通过无数试验,指出渭北小麦由低产到中产是肥的问题;由中产到高产是水的问题;从提高降水利用率入手,大力实施“以磷促根,以根调水”工程,普及“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发动“种子革命”,推动生态环境“四步走”战略。
覆盖技术试验成功!成为渭北旱原农业生产又一重大突破。农民朋友看到了种田的希望,期待这一技术全面推广。
经李立科及伙伴们努力,甘井小麦亩产终于由48.5公斤提高到264.05公斤,玉米由121.5公斤提高到458.9公斤,不仅彻底解决渭北群众多年吃不饱的问题,还基本解决了吃不好的问题。科研难,科普更难,他坐着“大篷车”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田,经过30多年努力,甘井地区百姓终于过上富裕舒坦的生活,他的理论与实践亦成为世界旱作农业界的奇葩。
粮食产量上去了,李立科和伙伴们没有停止,开始帮助乡亲们发展经济作物。乡亲们种烤烟搞副业,发展畜牧业和苹果种植业,优化农田生态,收入翻了几番。甘井成为合阳最富庶的地方,村村林茂粮丰,户户有粮有钱。乡亲们发自内心地感激他:“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感谢李院长。”这是永远镌刻在甘井乃至整个渭北人民心中的一通心碑。
年已八旬的李立科是有名的工作狂,他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试验田、种子、化肥、今天该不该浇地等农业专业问题,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却常常搞不清他疼爱的外孙女的实际年龄。退休多年来他仍坚持每天工作,没有节假日,不在甘井就在办公室。他这样评价自己生活了35年的甘井镇,“一踏上这片土地,我觉得整个人都活了”。
李立科说,他的余生将继续研究改革耕作法,开发蒸发水解决农田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和肥力递减问题。他的40亩试验田里,种着164个小麦品种和6个玉米品种,他的最终愿望是把小麦亩产提高到750公斤,玉米亩产提高到1500公斤……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甘井镇的乡亲们曾把宋人李纲的这句名诗制成牌匾,送给李立科,这无疑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