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老树春深更著花
——记陕西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王立祥教授
作者:李晓春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5-10-23 浏览次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王立祥来说,他的夕阳之光却更加夺目。退休15年,他潜心著书立说,笃志奉献才学。领衔主编两部农业专著,两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获得国家图书奖;向国家、政府部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10余个,其中5个被采纳。2015年获陕西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建言献策为发展
王立祥,1935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留校任教,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他长期致力于农业资源与高效耕作制度研究,在旱区资源优势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10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和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0余项。
2001年,66岁的王立祥离开了自己挚爱的教学岗位,正式退休。新世纪的近10年间,他退休不退岗,热心“三农”事业,结合自己长期科学研究成果,密切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维护等问题,并积极向中央和陕西省献言献策。
王立祥高度关注气候暖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威胁,他以大量的科学数据展示近半个世纪降水减少,气温上升的气候发展势态,先后以“南水北调”和“北米南运”的辨析;关注南方湿润气候区季节性干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维护与中线水慧及区的社会发展互补机制构建;我国农业整体发展,以及发挥陕西农业资源优势、增进粮食发展能力等建言献策,受到政府和陕西省有关部门重视并采纳。
其中,中线水源区及惠区社会发展互补机制构建,得到国家财政专项支持。从“十一五”起,科技部把长期局限于北方旱区农业发展的攻关项目,扩大到四川、重庆等南方季节性干旱区;陕西农业部门已把榆林“压杂扩薯”、渭北“压夏扩秋”、关中“改籽粒玉米为青贮玉米”、陕南发展“多熟种植”作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的王立祥,高度关注有助于缓解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富有中国特色的“多熟种植”的宝贵经验,并以“关注复种,倡导复种,支持复种”上书中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担任陕西老教授协会农业委员会理事长以后,王立祥以高度关切之心,想农民所想、急政府所急,多次组织离退休的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传经送宝。他还组织老教授,就榆林构建“陕西第二粮仓”,旬邑苹果主产区优化 “果—畜—肥—粮”结构,汉阴月河平坝组建生态农业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等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发展规划设计。
著书立说不止步
近年来,王立祥有感中华民族大复兴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笔耕不辍,以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坚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己任,主动承担国家重点农业专著编写工作,先后组织全国28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农业管理部门70多位科技工作者,共完成近500万字的8部专著出版任务。其中,《中国北方旱区农业》、《中国旱区农业》双双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旱区农业》入选国庆60周年献展图书。
面对人口峰值逼近和更高水平小康生活的需求,以及仍将不期而遇的粮食生产双重风险,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王立祥提出撰写一部有关保障中国粮食生产提升能力的专著。在时任校长孙武学的支持下,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王立祥、廖允成教授联手我国粮食生产200余名专家教授共同完成了《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一书,2010年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作为向政府进言献策、供各级政府决策参考的150万字的巨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方位覆盖我国连同台湾在内的各省、市、自治区和黑龙江、新疆两大垦区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专著,已分送中央和各省区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作为工作参考。2015年获得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王立祥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作学》作为21世纪农业院校21世纪教材,并获省优秀教材奖。《宁南旱区种植结构优化及生产能力提升》是王立祥及其团队在宁夏从事旱地农业研究与实践30年的工作结晶,他们所倡导的“压粮扩草、压杂扩著、压夏扩秋”的“陶压模式”已成为宁夏南部旱区的主体种植结构,成功地使昔日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西、海、固”从温饱步入小康成为可能,实现了人均粮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赶超。
“屡教不改”工作狂
多年来,王立祥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除了每天一万步的自创拍打散步走路,晚上的新闻联播雷打不动外,王立祥的时间都是忙于将自己所学服务国家社会, 用老伴的话说,他一写书就变成了“工作狂”。
2005年,王立祥突感不适,被诊断为心肌梗塞,需要立即住院手术,而他只是门诊看了几天,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就又接着工作。后来心肌梗塞再次发作,心脏先后安了三个支架,即使这样,一旦进入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有时连他也忘了自己还是个病人。
2009年,当《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的初稿陆续汇聚到王立祥处,仔细审阅后,不由得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虽前期讨论过多次,也有基本框架,但到手的初稿写作水平千差万别,体例也是五花八门。发回去重写时间来不及,更难以统一,而距正式出版只有一年时间,可谓箭已在弦,不得不发。一年时间里,王立祥将自己“埋”在100万字的初稿中,没日没夜地修改。既要保持原作的内容风格,又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确实十分艰辛。多数稿件改了3遍,最多的修改了10遍。用他的话说:“改稿比我自己重写还要困难。”
对已75岁的王立祥来说,计算机会用,但不是很熟练,对稿件他边斟酌边修改,想好了再在键盘上一字一字录入修改。有时思路堵塞了,一两天都没有进展;有时候思路来了,半夜披衣下床,赶紧记到本子上,唯恐第二天起床后又忘记。用他的话说,就是人老了,要笨鸟先飞。
进入最后的校对期,王立祥年三十晚上还在熬夜修改书稿,连续的持久战让他的视力严重受损。终稿送到出版社后,他才去医院进行检查,视力从1.0下降到0.2,属于老年黄斑病。当时医生警告他再也不能工作,否则可能失明,而经过一段治疗后,视力有所恢复后,他仍是“屡教不改”。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80岁的王立祥人老心不老,“除手头的即将付印的《宁夏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100万字书稿外,我还承担了甘肃、陕西的编撰任务,我会全力依靠年青的同志共同完成,因为,工作中的乐趣什么都不能替代。”王立祥笑着说。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