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在凡与不凡间生活——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窦忠英
作者: 来源: 时间:2011-10-25 浏览次数:
作者: 赵 阳在农科城杨凌,每逢上下班时间,人们经常看见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在西农路上步行。岁月的沧桑洗不去他挂在脸上的笑容,从老人居住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到他上班的“兽医院”足有2公里,老人风雨无阻。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年近七旬尚未退休,生活节俭,淡泊名利,窦忠英的平凡生活让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肃然起敬。出身兴平的窦忠英1963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曾留学原联邦德国基森大学,专攻牛胚胎工程技术。留学期间,省吃俭用,学成回国时,他没有带当时国内紧缺的家用电器,而是用省下来的出国津贴连同导师所赠,价值一万多马克。购买了急需的实验仪器用品,有人笑他傻,有人说他愚,窦忠英却从不后悔。窦忠英在杨陵小镇,与农民和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给牲口看病掏屁股,一忙几个小时,错过了吃饭时间,就和民工蹲在一起,一碗粘面就打发了。在基层,他始终未停下科研的脚步。1986年,窦忠英运用现代胚胎移植技术,让世人看到了农家黄牛生出纯种奶牛的奇迹。有一头奶牛一次采胚得到9头牛犊,为国内首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窦忠英有一手绝活,能在显微镜下准确分割胚胎。他率领的课题组在突破了这一技术难关后,于1986年获得国内第一头胚胎2分割的半胚犊牛;1990年,成功获得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胚胎4分割同胚3犊牛(把一个胚胎分割成4份,产下3头犊牛)1/4胚胎移植妊娠率达50%。胚胎嵌合、基因导入等领域,窦忠英和他的课题组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窦忠英还将克隆与胚胎移植结合起来,1994年和1995年,他率领课题组利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先后获得胚胎克隆家兔和国内首批克隆猪。尽管在胚胎分割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窦忠英却并不满足,他的眼睛始终瞄准科技前沿。1993年,他将理论上应用干细胞治疗诸如心肌梗死、角膜病变、皮肤烧伤等付诸实验研究,开始向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进军。1995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窦忠英和他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由早期胚胎分离克隆出牛、猪胚胎类干细胞,目前牛已传至7代,猪5代。此后,捷报频传,1996年、1997年、1999年、2001年,窦忠英和他的课题组分别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得到心脏样跳动细胞团;在国内首次从人类流产儿分离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现已传至14代;由流产牛犊分离克隆出牛胚胎类干细胞,得到心脏样跳动细胞团,现已传至15代;克隆出成年山羊皮肤类干细胞。这些类干细胞具有多能性,经体外培养,可分化出类胚胎、上皮样细胞、类腺体和心脏样跳动细胞团等。2001年8月25日,窦忠英和他的课题组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他们对源于人胎儿原始生殖细胞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分化培养,28日见到每分钟跳动30—130次的心脏样跳动细胞团。国内科学界沸腾了,这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体外培养人工器官成为可能,为在临床上治疗某些心脏疾病打下了重要基础。国内许多大型医院纷纷表示愿意和他合作研究。接触过窦忠英的人,说他沉默寡言,和他一起进京参加劳模大会的劳模们也感觉他话少,记者初次见他时也有类似感觉。说起获得的各种荣誉,他总是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再不愿多谈。提到科研成绩,他总归功于课题组同事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可一说起科学上的事,他的话不仅多,而且解说十分仔细,连术语用的字都要反复说几遍,直到你弄懂为至。他现在是陕西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室在人类胰腺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以及角膜上皮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角膜干细胞研究成果有望进入产业化阶段。2004年,窦忠英率领的课题组有三项成果通过了鉴定,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其中的牛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繁忙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窦忠英还先后主持了“973”、“863”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家一级学报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70岁了还带着近40名研究生。按说,他现在是名人,应当具有一定的生活水准,可窦忠英一无专车,二无巨额存款。上班靠两条腿步行。出差,近的坐班车,远点用学校的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用科研经费买辆车要十几万,加上油钱、养路费以及司机工资等等,一个月要花上千元。出趟短差,租车一次300元,就算一月一次,一年才3600元,划算多了。他的出差原则是,能坐火车的绝不坐飞机,一个目的省钱。是窦忠英没钱吗?不是,他手里掌管着科研经费,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影响买辆车不算啥。车没有,自己的腰包也不鼓。窦忠英没有用自己的成果投资办公司,给自己谋福利,一直在为“公家”干事挣工资。相反,为了鼓励实验室年轻人的创新精神,2002年他把学校奖给他的20万元全部拿出,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去年,奖给做胰腺干细胞研究的研究生2000元,人工角膜上皮干细胞研究生5000元。说起节约,窦忠英对学校里一些将生活用水多次利用的老教授十分钦佩,连称自己做得不够。和记者才谈完话,他亲自上前关闭空调。他常提醒研究室同事和研究生,试剂、药品一定要节约,办公室的水电也要省着用。“一滴水、一度电、一顿饭都应当节约。”窦忠英对国人点了菜吃不完看不惯,他笑着说,其实,请客吃饭一碗面条就够了,问题是多数人放不下面子。在国外,请客也就是一菜一汤。他强调,节约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摘自《陕西工人报》2005 年 9 月5 日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