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老有所为】(三)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作者:王炜 来源: 时间:2017-10-30 浏览次数:
他们笔耕不辍
王立祥教授主编的《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全书150余万字,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和应用价值,2015年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张岳教授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及吸收群众的经验,编写成《家畜繁殖歌诀》一书,近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让学员方便记忆,便于掌握家畜繁殖技术,将家畜繁殖的各项技术编写为口诀、顺口溜。
孙益知教授退休后,把自己多年果树病虫害防治难题的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撰写成书,向果农传授科学防控知识,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先后出版《核桃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柿树病虫害防治明明白白》等专著7部,约120多万字,在全国发行量达11万多册,受到广大果农的喜爱。
马章全教授、马凤桐研究员主编的《古今羊肉保健养生指南》和《英语词汇韵律节奏记忆法》书籍,被评为2016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
张和义教授退休后,放弃休闲娱乐的时光,专心致志写作,二十年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专著31部,为我国蔬菜生产做出了贡献。其中《大棚日光温室黄瓜栽培》、《蔬菜栽培实用技术》、《蔬菜间作套种新技术》(北方本)、《魔芋栽培与加工利用新技术》等4部书,供不应求,先后再版6-11次,发行量达37万多册。
年过七旬的商鸿生教授,退而不休,勤奋笔耕,近十年先后出版《小麦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图谱》、《向日葵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白菜甘蓝类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图谱》等专著20部,为我国农作物增产做出了贡献。
在教学上继续发挥余热的袁锋教授主编的《农业昆虫学》(第三版)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5年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傅建熙教授主编的《有机化学——结构和性质相关分析与功能》(第三版),荣获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他们心系三农
作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王辉教授,退休的第二天,就准时带着笔记本出现在小麦田里,像往常一样认真记录试验数据,仍坚持退休不退志,离岗多贡献,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主题,抒写了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奏出了“夕阳红”的美好人生乐章。
高级农艺师王明岐,退休后拿出自己的钱付土地费、人工费、生产资料费等,每到播种和收获的季节,老婆孩子们都抽时间来帮忙。他克服种种困难,选用育出了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长丰2112”、“航麦6号”。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他将科研成果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分别委托省内外6家企业申报参加各省品种试验和审定,同时还无偿接受承担河南、湖北、陕西等9个农业科技推广和良种经营企业技术顾问。
马章全、贺普霄、花蕾、刘建辉等教授退休后,一直与农民专业户保持联系,不仅参加农高会的科技咨询,而且还经常接待农户来访,热情指导,受到好评。
张继澍教授退休后,继续活跃在农村,热心为柿农服务,把自己的所学之长无私奉献。作为陕西省富平县柿子科技专家大院技术首席专家,通过县办技术培训班及現场手把手教等多种形式,为富平柿饼淸洁生产和柿饼安全生产做指导。通过了与果业合作社合作研究取得的替代硫薰蒸的无公害柿饼加工工艺,通过了省级鉴定、获渭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指导中国第一家以柿子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柿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在富平县曹村镇建成。
编辑: 金平安 终审: 最后更新: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