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为党旗增辉的人
----追记水保所校区离休干部张与真同志
作者:周保林 来源: 时间:2019-06-12 浏览次数:
没有花圈,没有亲朋好友,没有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去世八小时后,她的遗体就被火化了。
如她生前所愿,亲人们让她走的简朴、安静、自然。
她就是我校一位九十岁的老党员、离休干部张与真同志。
自2019年4月17日张与真去世至今,人们念及她时,依旧十分难过、不舍。更多的老同志谈起她,都很敬重。
张与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她那对党忠诚、为人朴实、生活清淡、克己奉公的感人事迹,像她的名字“与真”一样,朴实无华,却直抵人心。这既是她一生的写照,更是一笔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
1930年10月,张与真出生在福建泉州的华侨世家。她热爱生活,思想进步,追求真理,中学时代就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投身革命,秘密参加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49年7月,面对泉州白色恐怖下的环境和考验,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9月,张与真考入厦门大学农学院。1952年9月,国家院系调整后,转入福建农学院。1955年7月,在福建农学院森林系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留校工作。1956年4月至1961年10月,听从党的召唤,先后又被组织安排到福建农林厅、江苏农林厅和北京中科院土壤所工作。1961年11月,再次服从组织调配,来到陕西杨陵中科院西北水保所。从此,在这个西北偏僻小镇,一干就是一辈子,义无反顾,从无怨言。在这里,她和老伴黄福珍先生一起,严谨治学,努力向上,在水土保持土壤生物学领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1987年7月,张与真光荣离休,但她离休不离党,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传递社会正能量。她所在的支部书记张友柏这样评价说:张与真长期坚持参加离退休党支部活动,每年都按时交纳党费。虽说近年来,她腰腿不便了,但仍然经常推着轮椅参加支部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明确地告诉大家,看问题要看本质,看现象要看主流,要相信党中央,相信习近平总书记,一定会把国家治理好,一定会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她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充满信心。总支书记李锐深情地说:记得2018年3月初,党支部举行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生活会,她坐着轮椅、穿着厚厚的棉大衣,和同是共产党员的老伴黄福珍先生一起来到会场。在会上她踊跃发言,开诚布公,认真检查了自己在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认真评议各位支委的工作。即使在平时,只要是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和离退休服务中心组织的重要活动,以及原单位水保所举办的形势报告会等,要求老同志参加的,她都积极参与。她说:参加单位的组织活动,就是服从组织安排,就是讲政治、讲规矩。近年来,学校搞学科团队建设、双一流建设等,她总是特别关心,建言献策。据她的老伴黄福珍先生介绍,她生前一直保持老习惯,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不时翻阅校党委宣传部印发的《职工学习材料》,国内外大事,她都清清楚楚。对党中央“打虎拍苍”反腐败行动,非常支持,对学校和水保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
张与真虽然一直体弱多病,但总是严于律己。按照规定,她是离休干部,医疗费用可全额报销。可是,当她双目患白内障需要做手术时,听说置换晶体费用很贵,为了节约医疗经费,她坚持只换一只眼睛。她说:“只要能看清走路就行了”。在去世之前的一段治疗过程中,她拒绝高额医疗,坚持不去西安大医院就诊,仅在杨凌示范区医院和校医院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后来又提出回家自养。就是这样,她总是不顾自己的病痛,尽可能为国家减少负担。这种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的优秀品德,体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深深的爱国情怀。
张与真离休30多年来,始终把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她以“只愿香甜满人间”的大爱胸襟,为社会奉献爱心,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成就了她人生的大格局,大情怀,大境界。大家还记得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她和老伴黄福珍先生带头向灾区捐款4000元;青海玉树地震时,她和老伴又为灾区捐款3000元,还附带捐了许多衣物,并一起交了特殊党费。在后来的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时,他俩再次为灾区捐款捐物。在历次的献爱心活动中,她和老伴总是单位捐款捐物最多者之一。
张与真时常把群众的困难看得胜过自己,竭尽所能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本单位职工马自仁的家属突患重病,生活遇到困难,她及时给予了1000元的现金资助,还帮助购药,送去营养品等。2000年初,还为曾给她课题上干过活的农民工陈圈宁的老伴,先后给予不少资助。陈圈宁的老伴因患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病,长期不能下地干活,生活一直困难。后来,陈圈宁的两个孩子分别考上了大学,张与真老两口又将他的两个孩子资助到大学毕业,并帮助联系到工作。张与真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上慷慨大方,对自己却很抠门,大家看到她常常穿的是旧衣服、旧鞋袜。她说:做这一切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过回报,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心。表现出一位老革命、老党员对困难群众的真挚情感和美好心灵。
张与真始终保持共产党员革命本色,具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 她尽管身体欠佳,需要老伴照顾,但她心系“三农”,非常支持老伴黄福珍先生发挥专业特长,无偿向农户提供蚯蚓养殖和有机肥加工及使用技术,尽力让老伴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助力农民致富。近年来,由黄先生指导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已在周边农民致富中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贤内助张与真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今年4月初,张与真再次病重,住进校医院,病床前,她一边宽慰老伴,一边郑重其事地重申心愿,“我的身体也就这样了,我走后, 丧事一切从简,不收花圈,不通知至亲,不举行遗体告别,不给组织添麻烦,仅委托离退办替她给老同志们打个招呼,道声珍重。还特别叮咛老伴,“我今年的党费就由你来代我向组织交纳”。弥留期间,还提出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
4月17日,张与真因心脏衰竭离世。悲痛中,老伴黄先生和子女们为尊重她的心愿,将她的遗体于去世当日上午就火化了。捐献眼角膜的事,由于校医院条件不具备,未能如愿。代缴党费的事,黄福珍先生随后就向她生前所在支部替她缴上了最后一笔党费,完成了她最后的遗愿。
张与真一生为人淳朴,勤奋努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奉献给大西北,为后人做出了榜样,为党旗增了辉。在她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客观经历。早年参加革命,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考上大学,25岁大学毕业,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大西北,在党的培养下,一步一步成长......
张与真70年的党龄,90年的人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不论在改革开放年代,还是当今的新时代,她总是不忘初心、本色不改,矢志不渝跟党走。
水保所校区离退休职工党总支书记李锐说: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初心更体现在平凡之处。为弘扬张与真的这种一片丹心献给党的良好精神风范。李锐号召广大党员要像张与真那样,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入到学校近期开展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中来,时刻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系起来,自觉强化担当精神,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风范奠定“好样子”的品德根基,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育德的表率,自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助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余热。
2018年1月28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忠慰问建国前老党员张与真(支勇平摄)
姓名:张与真 性别:女
生卒年月:1930年10月—2019年4月
离休时间:1987年7月
原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联系方式:87092231
邮政编码:712100
通信地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离退休职工党委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