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沈煜清:我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科的开拓者
作者:李晓春 刘玉峰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
自古江南多才俊。舍弃山清水秀的江南故乡,沈煜清从西农毕业后扎根挚爱的黄土地,在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先后耕耘近半个世纪,在农艺、耕作、农业资源与区划、农业发展战略等学科领域建树卓著,被誉为“我国农业资源区划学科的开拓者”。
“两返西农”,在农业上“大有作为”
沈煜清与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孙颌(左二),原全国农业区划办主任张肇鑫(左一),中科院院士石玉林(中)等在家研讨工作
1916年2月,沈煜清出生在江苏江阴沈家圩,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不收学费并且管吃管穿的上海劳动大学中学部。不料两年之后,学校被勒令停办。靠着亲戚接济和自身努力,总算是“混”到“高中毕业”,决定报考大学。
沈煜清从报纸上了解到民国18年(1929年)陕西发生大旱灾,哀鸿遍野。此时,“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呼声高涨。于是他毅然报考首次招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农艺系,希望来日在农业上“大有所为”。
1936年,20岁的沈煜清放弃同时被家乡附近省立江苏医学院录取读大学的机会,走进了农专的大门。“一定要让西北广阔天地、大好河山在我们手里变得山清水秀、牛羊遍野、粮果盈仓。”刻苦学习的他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2年,沈煜清因家庭困难到江西省立农校任教。没有条件搞科研,他经常带着孩子到离校10多公里的江西省立图书馆 查阅文献,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写作,一年多时间完成《遗传学》教材编写。后经教育部送国立编译馆正式出版。
1943年底,时任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主任的恩师沈学年教授邀请沈煜清回西农任教,并寄来路费,他安排好妻子生活,只身一人回到西农。
1946年后,沈煜清辗转于江西、上海、北京、汉中等地,曾任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副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副研究员、国民政府农林部粮食增产委员会视导、中央农业部稻麦处副处长、汉中大学教授等职。
1963年,沈煜清重回西农执教,先后讲授“作物栽培学”“旱农学”“作物育种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等多门课程。20世纪80年代,他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拓宽学科领域,在全国率先开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课程,并担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该教材主编。
“沈老师可谓罕见的农业战略科学家,微观上有栽培、有耕作,宏观上有战略、有区划,且能把二者有机结合,发表的100多篇论文充分体现了他农业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特点。”助手高如嵩教授对老师的高瞻远瞩由衷地敬佩。
从教50余年,沈煜清编写出版《小麦栽培》《作物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通论》《水稻栽培》等教材和专著10余部。先后获部委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他和高如嵩教授共同选育的优质中籼“西农8116”,是1985年农业部首次评出的全国优质稻米品种之一。
沈煜清知识面广,著述宏富,凡所攻治,均有建树。正如曾与他两度合作编著《中国农业综合区划》等著作,曾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孙颔评价:“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有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瞻远瞩,开拓农业资源与区划学科
20世纪70年代沈煜清(中)等在稻田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沈煜清对农业资源与区划学科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战术到战略的研究不断向更深、更高、更精层次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对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关键性的问题,有不少创见。
20世纪50年代,他在农业部负责稻麦处工作期间,针对当时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撰写多篇社论指导农业生产。如把小麦看成是低产作物加以压缩的倾向,他深入调查研究后指出,扩种小麦,提高夏收比重,是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通过推广各地丰产经验,对促进我国小麦生产迅速恢复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针对当时学术界稻麦群体结构的讨论和生产上越密越好的瞎指挥,沈煜清坚持真理,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 ,发表了《水稻高产与倒伏的矛盾》《小麦穗、粒、重的对立和统一》等论文,丰富了合理密植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沈煜清在陕西试种双季稻,总结出在南北气候交错地带种植双季稻的基本规律是确保两个“安全”和保证两个“足够”:即选用适应品种和适用技术,确保早稻安全穗分化和晚稻安全齐穗才能保收,保证早、晚稻都要有足够的本田营养生长期才能高产,连续四年试种成功,把我国可以种植双季稻的北界推到北纬34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焕发了科研青春的沈煜清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更得以展其所长,1979年参加了原国家农委组织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研究,并担任主持人之一。他提出“我国各种农业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甚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资源掠夺性经营,破坏生态平衡,形成恶性循环”的观点引起中央重视,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沈煜清参加并主持“中国农业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与课题组成员不辞辛苦,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被国家科委作为重要背景材料采纳,1985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在主笔完成的“上海经济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沈煜清建议必须彻底变供给性粮食生产为完全商品性生产,逐步解决粮食价格背离价值问题,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此后,沈煜清被聘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次在中央有关会议作专题报告,并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讲课。他参加起草《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负责粮食专题研究。1989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纪念农业区划全面开展十周年科学报告会”上,他以“农业区域开发的几个战略问题”为题发言,提出“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农业区域开发,是缓解日益尖锐的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历时四年参与主编的《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专著1994年正式出版,该书全面系统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取得的成果,并进行综合分析,成为这个学科最具权威性的专著。
曾任农业部部长的何康评价道:“沈煜清教授为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书育人,为农业科教事业奉献终生
20世纪80年代沈煜清(中)等在稻田
作为著名农业教育家,沈煜清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既重言传更重身教,堪称典范。
1961年,沈煜清响应党的精简机构号召,从农业部愉快来到汉中农学院,“希望下放基层,做些具体工作”,决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汉中市政协委员,获得多项先进荣誉。
沈煜清二返西农时,上课学生反映听不懂他的乡音,为了上好被称为“大杂烩”的“作物学栽培”课程,沈煜清认真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要求自己“深的讲浅,浅的讲深;多的少讲,少的多讲;有的少讲,没的多讲;活的讲死,死的讲活”,即背熟讲课内容,亲自绘制教学挂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获学校教学成果奖,并多次介绍教学经验。
1971年,西农在陕西汉中开门办学期间,年过60的沈煜清与学生一起背着行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办西农分校,他“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心扑在双季稻的实验上,赤脚下田,和农民一起平整土地,培育秧苗,抢收抢种,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赤脚教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章泽评价:“沈煜清在那里搞得很好,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得很紧密。”
沈煜清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只要不外出,每天都在自己的“书桌”奋战,晚间一盏台灯陪伴他午夜方睡,黎明即起,紧张时甚至通宵达旦,书本上的圈圈点点,工工整整的笔记,殚尽心血的论文、报告……见证了他学农爱农、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追求国家繁荣强盛与人民富裕幸福的赤子之心。
做学问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沈煜清,经常和大家坐在一起,聊时政、谈学问,对学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鼓励他们成就大业,超过老师。他教导学生们要牢记科学、民主,法制是建国之本,更要爱祖国爱人民,要有报效国家有所建树的雄心壮志。在他的教育启发下,程方民、牛叔文、杨正礼等弟子在各自研究领域均有建树。
1989年赴新疆调研考察时,他在天山上不慎摔倒,造成左腿股骨骨折,后虽然愈合,但举步维艰。而他“好汉不减当年勇”,仍扶杖坚持工作,一直到1997年才正式退休。
除培养大批本科生外,作为学校农学博士点创建人,根据国家需要和自己所长,沈煜清以农业资源与区划为主攻方向,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寓博士生培养于国家科研课题,先后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11名。
“恩师20余年在学术、事业、做人方面对我的谆谆教诲叩击心田,教益匪浅。”硕士研究生、美国西密执根大学地理系教授贺缠生感慨地说。
“沈老师强调研究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当时我们开展中国优质稻米气候生态区划研究,从南到北在全国布设13个点,在大田试验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获得的结果至今国内还未超越。”博士研究生贾志宽教授对此深有体会。
新旧社会对比的切身感受,让沈煜清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共产党。20世纪70年代在汉中基地时他就提出入党申请,直到1988年,古稀之年的他实现了入党的夙愿,这成为其“毕生的快慰”。在支部讨论上,他动情地表示:“要奋战不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孜孜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生笔耕不辍
1993年和2000年,沈煜清妻子和次女相继去世,经受巨大打击后的他,身体恢复后重新投入了工作。去世前,沈煜清不停念叨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清明做人、清白做事”的人生准则。
原文链接:https://news.nwsuaf.edu.cn/xnxw/b2c77e0171e44b0ba18bc22fdd3ae019.htm
编辑: 金平安 终审: 最后更新: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