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颐年文苑» 怀念敬爱的父亲

怀念敬爱的父亲

作者:李刚 李华 李慧 来源:《颐年文苑》杂志  时间:2023-11-12  浏览次数:

1978年李正德老师在榆林讲课.png

1978年李正德老师在榆林讲课

  我们的父亲李正德离开我们已三十八年了,我们依然深切地怀念着他。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们脑海里闪现。他永存于我们的心里。

  我们的父亲1915年出生在合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目睹和经历了渭北高原缺水少粮的贫瘠生活,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青年时期曾先后就学于江苏教育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无论在哪里他都以农学 为他的第一求学专业,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从西农毕业并被留校任教,从此在我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的父亲出身于农家,对农民对土地对于生他养他的故乡,都有着深深的爱戴和眷恋,几十年间,无论他身处何种境况,他的家庭情况如何,只要是家乡里的事情,家乡里的来人,他都以满腔的热忱回应和接待。1946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合阳中学也处在纷乱之中,时任县长请他回 家乡任中学校长,他没犹豫,放弃了在西北农学院任教的优厚待遇,出任合阳中学校长,在任两年,他克服种种困难,广纳有才学的年轻教师,重学重教,严谨治学,使学校不仅恢复了生机,并且大学的升学率也名列当时渭南地区的前列。两年时间不长,但他那温文尔雅、坚强勤奋的风采永远留在了合阳中学师生和当地老百姓的心中,至今他当年的学生们谈起他来仍然是赞不绝口。

  十年动乱时期,他也受到了冲击,八十年代他得以平反,组织上补发了他的工资,我们做子女的也听说爸爸要补发工资了,当时我们大家小家都很困难,都想着补发工资下来了,家里境况都会好一点的,但是,只是听说补发了,但没见他回来说过, 也没见家里境况有啥变化,我们也不好多问,但一直很疑惑, 这个谜底直到后来我们的舅舅从老家来后才解开了。舅舅到家后在和父亲交谈时说你给村上捐献的拖拉机,可把村里上上下下的人高兴坏了,这台拖拉机也把邻村的人都羡慕死了。我们这时才知道父亲把补发的工资悉数拿出来给村上买了一台拖拉机。我们问爸爸一个拖拉机多少钱呀,他不说,舅舅问:村上没给你收条之类的?爸爸严肃的反问:要哪个干啥?要记功吗?这就是我们的父亲,为家乡的付出,从不张扬,从不自夸。也正因为如此,在他去世的追悼会上合阳县政府五大班子的代表都来了,家乡的人们没有忘记他。

  我们的父亲一生钟情于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的专业基础扎实,学识渊博,且语言生动。他主讲作物育种学和遗传学,这两个学科理论性很强,在某种程度上讲起来也是很枯燥的,但由他讲出来就十分的生动有趣,他的授课方式严谨而不失活跃, 细腻而又不单调。他通常是在可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授课,且常常座无虚席,甚至连走廊也站满了学生,整个课堂鸦雀无声,而他也十分的投入。虽然他讲课时是一口陕西口音,但他字正腔圆、清晰利落,他渊博的专业知识 和温文尔雅的风度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和爱戴。他1950年就升任了副教授,是我校当年赫赫有名的教学“四 大名讲”之一,是我校师生公认的教学巨匠。他也曾多次被评为学校的先 进工作者,1954年他与康迪院长一起赴北京代表学校出席全国高校科 教工作会议,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开门办学,他奔赴延安、榆林一带的基层从事教学和农技推广工作当时陕北地区的条件是十分的艰苦的,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近六十高龄的人了仍在陕北坚持工作了几年,当后来有人问他在陕北苦不苦时,他说:是苦,但我本身就来自于缺水少粮的苦地方,这就不算啥了,更何况我们是学农教农的,和农民在一起没代沟。

  七十年代末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们的父亲也和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一样满怀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个春天里去。他整天几乎是没黑没夜的在工作,似乎是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他不仅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肩负着全系的行政工作。那时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恢复工作刚刚开始,一切都是在紧锣密鼓的向前推进,作为基层单位系上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他是不再去陕北了,我们家里的生活也逐渐步入了正轨,但除了在家吃饭时能见到他外,其余时间是很难见到他的。我们做子女的,工作、生活上的事也从未得到过他的帮助,哪怕是交流也很难得。1984年他辞去了系上的行政工作,但仍在继续上班,只是专注于带研究生和科研工作上了,看似在家的时间多了,其实这对他来讲只是变换了工作的地方,从办公室到了家里,或者说他是把办公室搬到了家里。

  我们的父亲不仅在治学上十分严谨认真,在生活上也是很自律端庄的人,他平时常常是一身深色的制服,即使有时有点破旧但也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冬季他爱穿旧式的对襟棉袄。对同事他很能包容、尊重,对学生他 富有爱心,亲和。去上课,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也时常利用课前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互动,讲课时侃侃而谈,温文尔雅;下田间做实验他是一顶草帽一个军用水壶,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耽搁了午饭是常有的事,每逢夏收秋播,废寝忘食那也是他那时生活的常态。

  我们的父亲对我们做子女的言行要求也是十分严苛的。进入八十年代我校教育和科研工作在迅猛地发展,大家求职探索的热情十分高涨,下班后、节假日前来家中请教、研讨的师生、科技工作者很多,他总是不厌其烦,热亲接待,耐心讲解,平易和蔼。他怕我们不会正确对待这种烦扰,总是叮嘱我们:无论啥时候,只要有人来都要应声开门,要将客人迎进来坐下了再问来意,切不可将人拦在门外问其来意,这样万万要不得。记得当年有位陕南的农技员小何在我校参加了一期育种培训班,收获不小,学习热情也很高,结业后也常和父亲联系,请教有关专业知识,也曾几次来家中咨询,每每父亲都是热情接待,在几次接触后,得知其家境贫寒,在以后他来访时就直接让他在家中食宿了。父亲出身农家,深爱农学,也深爱学农学的人。

  他常说:我们国家的发展是靠年人的,我们专业的进步也是要靠年轻人,对年轻人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样,年轻人对专业的热情才能越来越高,才能真正地学好专业。他对自己学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对年轻人的培养可谓呕心沥血。

  1985年,父亲不顾酷暑炎热,坚持每天在家修改校内外研究生们的论文。那时家里条件有限,也没有空调,他又特别认真,在审阅论文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不顾我们的再三劝阻,常常工作到深夜。论文审阅完了,他又召集学生到家里来当面认真地给学生讲解他的观点,并答疑解惑,直到学生理解掌握为止。

  在长达四十多天连续工作的劳累下,父亲自觉困乏,低烧(后确诊为脑膜炎),我们几次劝他去医院看看,由于他坚持要全部审阅完论文,所以耽搁了几天,等住进医院,为时已晚。 就这样,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从不给组织 要求什么;一生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一生勤恳工作,甘为人梯,他为人做事襟怀坦荡,光明磊落,除了存在于公众里的声誉外,没有什么功名利禄。这就是他,一代老知识分子的风骨,一个怀抱崇高理想的新时代的教农稼穑者,他是深受我们爱戴的父亲,也是我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奠基者。

编辑: 金平安     终审:    最后更新:2023-11-12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