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颐年文苑» 风霜雨露八十秋 一颗红心跟党走

风霜雨露八十秋 一颗红心跟党走

作者:黄世绶 来源:  时间:2021-04-15  浏览次数:

我的求学历程用“艰辛”一词来概括和描述实不为过。我的家乡位于秦巴腹地的山阳县板岩乡,那里群山绵亘,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十分艰苦。1954年的秋天,14岁的我,考上了距家80里开外的山阳县初级中学,当时也是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到了1957年的春天,我们即将面临中考时,为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因“反右斗争”受到牵连,在一夜之间都被遣送回家了,学校只好另请老师临时为我们代课。好在大家学习都很刻苦自觉,班里大约有一半同学都考上了商洛地区唯一的一所高中——商洛中学,我也是其中之一。

此时虽然又向走出深山的梦想迈进了一步,但离家却有200里之遥。然而时光仅过了半年,就赶上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学校也和全国一样,整天忙于大炼钢铁和种高产试验田,我们基本上都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星期天还要到深山农户家中去收集废铁、征收木炭供炼铁之用。结果是试验田里的小麦因倒伏而颗粒无收,小高炉也未炼出铁来,最后学校终于又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60年7月,我们以平常的心态,参加了高考。可是,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却顿时傻了眼。 我本来填报的志愿都是师范和农林类院校(其中也包括西北农学院),据说这类高校可以免费提供伙食,可不知为何阴错阳差地将我调配到了西安外国语学院。虽说当时并不用缴纳学费,可每月12元的伙食费,对我来说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坎。就在这面临辍学的艰难时刻,是党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关爱之手,给我评了个每月9元的乙等助学金,帮我圆了大学梦。

在我上大学期间,恰巧又赶上了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但我仍能坚持刻苦学习,奋进自勉。在校四年里,我只在1960年冬天,因为母亲病故步行500里回过一次家,其余每年的寒暑假,都在学校的菜园或图书馆打工,而平时的节假日,我也都用在了学习上。我时刻牢记党的教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好外语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关爱。也许是“天道酬勤”的缘故,我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统考成绩,一直都保持着“优秀”等级,学习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

19647月,我终于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顺利毕业。其实,在我心中一直就揣着一个炽热灿烂的“三农”梦,因为我来自农村,与土地有着自然的亲近,一心想去一所农林院校,希望用自己所学的外语,服务“三农”,造福家乡,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广袤的田野上。当分配方案宣布之后,我毅然放弃了去哈尔滨商学院任教的机会,主动要求分配到西北农学院这个梦想之地,并从此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西农。

1965年暑假,西农工会组织部分教职工去延安参观,我第一个就报了名。因为我自幼便对革命圣地延安有着深切的情怀和强烈的渴望,总想去亲眼看看这块红色的热土,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在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并特地在革命烈士张思德墓前默哀致礼,他那真挚深沉的革命情怀和精神风范,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脑海。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出处,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闪光的大字,就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并伴随着我的一生。那一段段历史资料,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我们党带领根据地人民英勇奋斗13年的光辉历程,让我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升华。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初步懂得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第一次萌发了想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渴望能够更直接地聆听党的教诲。回校之后便鼓起勇气向党支部递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1966年春节刚过,我和其它40多位同志一起,被派往蓝田县参加农村社教。本想努力工作,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可是不久便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我们中途被撤回学校参加运动。这时的学校已全部停课,原来的各级党组织大多处于瘫痪状态,外语组的全体教师,都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虽然我的入党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了,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念却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

直到1978年,当学校的一切逐渐恢复正常秩序后,我又再次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为了能更快提高政治觉悟,我们几位入党积极分子,自发组成一个业余党课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和思想汇报,征得党支部的帮助和指导。经过党组织多年的考察和培养,198479日,我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平生的最大愿望。

入党之后,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曾先后4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1次评为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党员。1991年至1995年间,曾担任外语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好评,1994年晋升为英语教授。19871994连续7年,综合考评均为“优秀”等级,学校还给我提升了一级奖励工资。在全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翻译和审校了各专业的农业科技文献130多篇,近100万字,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强农兴农任务,贡献出了一份应有的力量

2002年,我结束了38年的教学工作,彻底告别讲台,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退休生活本来具有多项选择,而我却执意选择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教导我们:“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由此可见,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是一项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希望的千年伟业,其意义深远,使命光荣,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去为之付出。其次,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作为一名受过党多年教育培养的老党员,我理应把自己的夕阳余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再者,我是一位有着38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爱校、爱生、爱教育的情感优势,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既然做出了选择,我就全身心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选择。自2002年至2014年末,我一直负责全校5个院系的教学督导工作。12年来共完成360多人次的随堂听课工作,并通过座谈反馈、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做好“立德树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尽力做好传、帮、带。

2015年退出督导组之后,我又开始全力协助学校关工委开展关心青年学生的工作。先后接待了水建动科外语等9个院系40多位青年学生的来访,与他们交流座谈,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本领,培养担当精神,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了使入校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作为老教授报告团成员,我曾分别给资环、机电、园林和外语等6个院系的新生做过9场入学教育报告会,听众达2000余人次。在离退休职工党委及校关工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于2015年和2017年,还先后选编出版英汉对照名言警句精选英语名家谈英语学习方法两本书籍,共印刷6000余册,免费赠送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0164月受校党委组织部的聘任,担任外语系特邀党建组织员,协助系党委开展学生党建工作。4年间,先后参加三个学生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13次,讲党课5次,同时还分7批次,审阅了42位拟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进行个别谈话,书写鉴定意见,使他们都光荣地成为了共产党员,为外语系的学生党建工作做了一定贡献。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近年来我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自2012至2020八年间,连续4次被校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回望来路,感慨万千。当年初出校门的风华少年,而今已变成了两鬓微霜的耄耋老翁。在我八十年艰辛而漫长的人生轨迹中,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教育。是党帮助我一步步走出大山,圆了我的大学梦;参加工作之后,又是党培养我升了职称入了党,因此,我永远对党都充满了感恩之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努力奋进新时代,继续谱写新华章,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1-04-15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