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关工委» 黄土高原上的“唐先生”

黄土高原上的“唐先生”

作者:黄绚 指导老师:靳军 来源:  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

  从事科研60年,她3次考察黄河流域,行程10万里以上,其中步行考察就有3万多里。她许下心愿,百年之后,要将一半骨灰撒入长江,因为这是她的出生地;一半骨灰撒进黄河,这是她毕生奉献的地方。

  她是新中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科学家,我国现代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她被中国乃至世界水土保持学界尊敬地称为“唐先生”,她就是唐克丽。

“做科研,就是要有股死磕的精神”

  “1954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祖国大西北建设一家研究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心潮澎湃。建设大西北,这是一瞬间的想法也是一辈子的想法。” 唐克丽说。

  就这样,这位22岁的上海姑娘毅然决然踏上了这片从未到过的黄土地,两年后,她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当时条件很艰苦,但做科研,就是要有股死磕的精神。经过实地考察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后,我们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状况。”

  作为地学组唯一的女同志,唐克丽每天和男同志一样步行五六十里,下沟上山,采样背土。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唐克丽一攀山爬坡就气短,嘴唇出现紫绀,尤其到海拔较高的地区,甚至因缺氧出现过短暂昏迷,而她第二天仍照常踏上新的征程。

  排除千难万险,唐克丽和队友用一年又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陕、甘、晋、宁、蒙五省区的土壤资源和土壤侵蚀考察。沿途山川坝滩,峁梁沟壑,尽收眼底;骄阳暴雨,水土流失,干旱风沙,农业低产,尽皆亲历。

  “这是我离开大学校后首次接受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启蒙教育,我对黄土地、对土壤侵蚀专业的感情更深了,自此我也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黄土高原侵蚀研究之路。”唐克丽说。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唐克丽将她的观点写成文章《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重建植被仍为治理黄土高原的良策》,指出人为不合理开垦和植被破坏是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这两篇观点鲜明的文章见诸报端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好的科研土壤上,让科研自由生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黄土高原,植被稀疏,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此时已经成长为我国土壤侵蚀学科带头人之一的唐克丽再次响应国家“要求科技工作者围绕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带地区形成原由展开调查”的号召,唐克丽在朱显谟先生的指导下,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并担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挑起了发展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的重担。

  “这里是开展防治水土流失最合适的区域了。”谈及在神木六道沟流域组建的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唐克丽回忆到。

  1991年,经前期反复勘察及对比筛选,唐克丽最终决定在六道沟建立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观测站,而黄土高原的“神秘面纱”也自此被逐步揭开。

  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辛工作,唐克丽带领着科研团队进行的水蚀风蚀叠加侵蚀类型水土保持科学试验使六道沟的植被覆盖度由15%提高到35%,水土流失控制面积达40%,开拓了土壤侵蚀学科的新领域。

  “慢慢,慢慢就爱上了这里。”唐克丽的眼神中满是对过去的回望。

  在唐克丽等一代又一代“时代青年”的助力下,如今的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多公里。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增长至2018年的63.2%,入黄河泥沙量从原来的每年16亿吨降至近10年来的每年1—2亿吨,部分年份不足1亿吨……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从58岁到90岁这32年时间,远离都市繁华,抛开物质享受,脚踩泥土,不惧孤独,甘守寂寞,唐克丽始终坚守于此。她与六道沟的山梁沟壑相伴,一笔一画,为黄土高原添上“绿装”。

科研,永远没有句号

  1999年,唐克丽退休,但她并未在科研上止步。2004年,由唐克丽主编的125万字的著作《中国水土保持》出版发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历史经验、现代研究进展和成果的作品。

  2005年,唐克丽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19年,她被授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称号。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对她的评价是“她开创和发展了研究侵蚀环境的新方法、沟坡系统侵蚀链研究模式和水蚀风蚀交错侵蚀复合过程研究领域。”

  90岁的唐克丽,至今仍一直保持着讲实话、敢建言的习惯。她与时俱进地提出生态建设、土壤侵蚀与全球变化新见解。据悉,她提出的水蚀风蚀交互区概念现已被水利部2015-2030规划认可,并且被美国学者肯定为世界领先的概念。她一直在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忙碌着。

  唐克丽在将自己毕生探索的研究思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以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强烈的科学使命感激励着广大学子奋发图强,励志成才。

  自2001年起,唐克丽与其丈夫李玉山(我国著名土壤学专家、我校水保所研究员)就从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奖中拿出16万元,共同设立“李唐奖学金”。至2022年,已有55名学生受到奖励。

  “黄土高原,我们希望它永远常绿,光靠一代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唐克丽说。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们将在黄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水土保持人的接续奋斗中看到一位又一位唐克丽的影子……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2-07-29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