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关工委» 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 | 不忘党恩,扎根农院育“后浪”

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 | 不忘党恩,扎根农院育“后浪”

——记老党员黄世绶教授的西农之路

作者:张齐赛格 吴欣憶 罗文一  指导教师:范芳娟 来源:  时间:2022-07-01  浏览次数:

  三尺讲台,38年执教路;一朝入党,38载赤诚心。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到两鬓微霜的耄耋老人,黄世绶教授将他人生的两个38年全部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青年一代。

知责于心,情系三农报党恩

  黄世绶教授的家乡位于秦巴腹地的山阳县板岩乡。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顺利毕业。怀揣着一个炽热的“三农”梦,他放弃了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留在位于祖国西部的杨陵小镇,成为了西北农学院(西农)的一名英语教师。

  “1965年暑假,西农组织教职工去延安参观,我第一个就报了名。”黄世绶教授回忆道。正是这次参观,让他有机会踏足革命的热土,了解到党的性质和宗旨,并深深地被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精神风范所打动。自此,“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如同绵绵细雨洒落在了这位年轻教师的心田上,入党的信念在他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

  黄世绶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他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谈及入党心得时,老人的万千感慨凝成一句简单却重于千金的话:“1984年7月9日,我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平生最大的愿望。”

  38年的坚守,他从未停歇追随党组织的脚步。退休之后,作为外语系党建组织员,他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多次举办党史知识讲座,成为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助推者。他审查并通过了42位拟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为他们修改入党申请书,并逐个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成功加入了党组织。

  脚踏黄土,面向红日;知责于心,报恩于党。黄世绶教授为党奉献的心一直在散发着光芒。

担责于身,扎根杨陵强基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民教师,他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8个春秋。

  “我是西农的老师,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双重责任我愿意扛一辈子。学生是祖国发展壮大的基石,我真想一辈子都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说到自己的教师生涯,老人清明的双眼中透射着无比眷恋之光。

作为英语教师,他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爱戴。在谈及印象最深刻的师生关系时,他笑得灿烂,说道:“当时我给学生上课,同学们总是在我上课前就把教室收拾得一尘不染,茶水也都是事先倒好了的,有的同学还在水里放了些白糖。我嘴里甜,心里更甜啊……”

  1994年,黄老师正式获得教授职称。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和审校了农业科技文献130多篇,近100万字,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及强农兴农贡献出了一份力量。2002年,黄教授结束了自己38年的教学生涯。退休后,宝刀未老的他在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的支持下,先后编写并出版了《英汉对照名言警句精选》和《英语名家谈英语学习方法》两本书籍,共印刷6000余册,免费赠送给在校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并掌握英语学习方法。

  扎根西北,立足杨陵;担责于身,孜孜育才。黄世绶教授燃烧着自己炽热的心,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后浪”。

履责于行,胸怀社稷育青年

  2002年,告别了自己挚爱38年的讲台后,黄世绶教授退而不休,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个崭新阶段。

  “从大山走向城市,从普通教师到优秀党员,我心里充满了对党组织的感激之情。在有生之年,我想继续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甘愿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去。”作为一名老党员,黄世绶教授用实际行动将夕阳余温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青年一代。2002至2014年,他负责全校5个院系的教学督导工作。基于“传、帮、带”原则,努力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道德素养,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

  “活到老,学到老,我得一直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学校和社会的新情况,才能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他们。”2015年,退出督导组后,他仍心系学子,开始全身心投身到校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

  “那时候我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外语系有几位口语课程考试不及格,受黄牌预警的学困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方法和心理问题。我就主动找他们个别谈心,尽全力帮助这些孩子摆脱困境。他们最后都顺利通过了考试,顺利完成学业,我心里特别欣慰,我付出的再多都值得。”多年来,黄老师为学校9个院系新生做外语学习辅导报告十余场,并接待近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来访座谈,帮助他们制定学业规划,进行外语学业指导,勉励他们不负韶华,惜时奋进。他做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五好党员标兵”。自2012至2020八年间,他连续4次被校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心怀“三农”,情系后代;履责于行,不遗余力。黄世绶教授坚守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信念,并将它融入到自己一生的行动中。

  正是有黄世绶教授这样为党和青年一代无私奉献的人,祖国的“后浪”才能一浪更比一浪高。在奋进的新时代,黄老师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谱写着爱党爱国的华章。您看,培养新一代的路上,他一直在。

  黄世绶.jpg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2-07-01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