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联系方式
-
- 电话 029-87091768
- 地址 北校区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二楼
- 邮编 712100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 | 眼无浮名浮利,一心只为家国
作者:文:吕佳悦 指导老师:杨远远 来源: 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
“我这一辈子,心里很踏实。在我看来,为家,为国干实事儿,扎扎实实为国家服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回望走过的八十余载人生长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大学退休教师袁志发由衷地说道。
袁志发扎根陕西杨陵近五十载,一直致力于农业应用数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次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出版图书三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百余篇。每当问到取得这些成就背后的动机时,老人家都会激动地说道:“哪有什么动机?中国人不为中国做事,为谁做事?”
少小钻数理,立志探真知
1938年8月,袁志发出生于陕西渭南。新中国成立后,袁志发才有了上学机会,接连读了小学、初中和高中。1957年,宝鸡中学有七名学生考上大学,袁志发就位列在其中。意气风发的袁志发那年被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录取。
谈起数学力学系,他笑着说道:“我从小就对数量概念感兴趣。我觉得很多东西,如果没有数量准确定义,光靠描述,我认为那不是科学,而是科学思想。”为了能探出个究竟,报志愿时,袁志发毫无犹豫地选择了数学力学。大学五年,他刻苦钻研,立志学出点东西来。
为农谋发展,为师亦为生
大学毕业后,袁志发分到河南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但心系家乡的他,一心想为家乡做点贡献,于是1973年,时年35岁的袁志发来到了陕西杨陵小镇,来到了如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那时候很落后,学生没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如何搞农业研究呢?”据袁老介绍,当时,学生会求算术平均值,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来到农学院,就必须要与农业相结合。农学也好,生物学也好,任何自然科学,如果不与数理化结合,很难上升到一级学科。”袁志发回忆到。就这样,袁志发开启了他的教学与研究之路。
身为新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背后可没少下苦功。课本上的内容,他看了又看。每一道题他都反复琢磨,直到能给学生讲清楚。“我上课从来不看手稿!”袁志发自豪地说。鲁迅曾言——“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前,老师也称教书先生。他开玩笑道:“‘先’是奔跑的牛,而‘生’是立于地面的牛,所以老师就当像牛一样的负重,做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退休后,他仍坚持写书。遇到需要计算的内容,他常用一根组装起来的中性笔在草稿纸上演算,或是用那个已经用了几十年的计算器。实在不行,就交由他的学生来做。他指着自己的著作封面,不由说到 “跟我一起下过苦的,我都写在上面。虽然我不要名和利,但一定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作为老师,他捧出了一颗毫无保留的心。
虽然身为教师,但来到农业大学,从农业科学角度来说,袁志发一直称自己是一名学生。为更好地研究农业应用数学,他必须学习生物遗传方面地知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回忆起那段时光,他在书柜前弯腰许久,翻找出了一本泛黄的著作,这是他的忘年交——赵洪璋院士赠与他的《遗传学原理》。封面上赵洪璋院士的签名虽褪去颜色,但仍依稀可见。
初来乍到的袁志发虽是一名年轻教师,但资历深厚的赵洪璋院士却主动与他交朋友,给他做指导。袁志发并未停留在生物学的皮毛,他以格物致知的精神穷究其理,焚膏继晷的学习科学理论,与亦师亦友的赵院士探讨科学的奥秘。年复一年,始终如此。
1992年,从未经过系统生物学习的袁志发被评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赵老师经常和我在田间散步,向我倾诉他的心事。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学生、对身边的人,我都要向他学习。”
从1973年到2003年,在西农工作的三十年里,袁志发如同默默无声的黄牛,不喊口号,不争名利,只埋头做事。他从不在意先进的评比,一心带领农业应用数学研究团队,与多个学科开展交叉合作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一个个新学科建立起来,硕士点和博士点也相继成立。
身退心不退,人老笔未停
2003年,袁志发光荣退休。同年,他被查出患有胃癌,切去了三分之二的胃。可他仍闲不下来,坚持每日伏案写作,常常十一二点睡觉,早上四五点就醒来。他喜欢将自己关在书房,“这儿是我的窝,我每天在这里面‘操作’,觉得很踏实。”
从2003年至今,一部又一部成果从这个“小窝”诞生。翻开手稿,一行行隽秀有力的字迹令人惊叹,即使有书写错误,都是以白纸覆盖而重新书写,绝不留半点涂改痕迹。为了写好其中的三页内容,袁志发买来好几本参考书,反复翻阅,花费二十余天,才精心写成。
除过对专业的研究,触类旁通的袁志发对中国哲学,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用自己的数学思维解读《道德经》《周易》等经典,阐述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理念内在的数学思想。
“我还想再为国家多写两本书!我不写就没人写了。”袁老急切地说道。
一辈子不曾停歇,即使到了人生垂暮之际,他还怀着一颗朴素却火热的心。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一个地道的陕西人,爱吃馍馍,面条。一辈子没闲过,闲不下来。 ”
要离开袁老家时,袁老指着他所住的四楼,说:“我选四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太阳升起,特别的美。朝阳美,夕阳也一样美!”
是啊,袁老如同那渐渐落下的夕阳,而我们,当属那冉冉升起的朝阳。朝夕交替间,这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
“珍惜大学时光,扎实学习,以后为国家做点实事儿!希望在你们身上……”袁老的嘱托一直回荡在我的耳畔,未曾离去!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