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发挥传统文化支撑引领作用 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作者:刘玉峰 来源:校园网 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发展推动发展了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古农学作为以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如何系统挖掘整理古代农业文献,充分发挥古农学在传统农业科学和农业历史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破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目前面临的困扰性问题,突破现代农业制约因素提供精神养料,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赋能,我校古农史建设者在传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力量,发挥优势,求实创新,迭代接力,在古农学研究方面持续用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功组织召开“石声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研讨会,主持完成《石声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专著撰写工作,推进石声汉相关音韵学的研究。
二是《中国农业灾害史》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出版《曲水兰亭诗文集》,推进《<知本提纲>校注》,完成《中国当代农业改革开放史纲》组稿,初步完成陕西省古农书《<植品>注释》《<司牧安骥集>注释》《<捕蝗要诀>注释》《<蚕政摘要>校注》的整理任务。
三是重新出版石声汉先生遗著《<便民图纂>校注》《<泛胜之书> 今释》《辑徐衷<南方草物状>》等 3 部重要农书,牵头完成约 300 万字的《<农政全书>注译》工程,拟于 2022 年底前付梓印刷。
四是推进完成《<全唐诗>集全》选注工程,启动《农政通鉴》编著工程,初步完成《中华农业史诗》大纲创作,参与《中国饭碗》系列丛书《谷子》《糜子》的编撰工作,启动《农事风雅丛书》编撰工程。
五是发表《高山狭缝道通天》《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命哲学名著——品读石声先生汉遗著》等相关研究论文 2 篇,完成古农学遗产整理与创新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结题报告各 1份。
我校古农学研究发轫于创办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古农学研究室,在承继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在辛树帜、石声汉、夏玮瑛等老一辈科教专家的努力下,学校的古农书校注整理享誉国内外,特别是石声汉运用古典文献考据与现代农业结合的研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赞之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最高峰”,日本著名汉学家西山武一称之为“贾学之幸”。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兼具文史特长的离退休人员和专任教师,按照“双一流”高标准创新发展古农学研究的路径选择,将古农学研究由古农书拓展至经史子集,在全面整理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推动实现古农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赋能。
编辑: 范芳娟 终审: 最后更新: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