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作者:武梦雪/文 朱晏/图 来源:凤岗通讯社  时间:2022-10-06  浏览次数:

行走在田野上的西农老科协队员们

  在陕西农业科技战线上,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头顶华发,精神矍铄,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舍弃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放弃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奔走在三秦大地的乡村田野,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劳、辗转奔波。

  他们,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退休科技人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他们退而不休,余热生辉,通过一系列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为破解“三农”难题,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于2018年5月22日正式成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 在陕西省老科协的指导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协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效组织全校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在服务社会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学校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短短几年来,校老科协荣获陕西省老科协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名会员受到中国老科协表彰,12名会员获得陕西省政府、省老科协表彰。

服务学校  助力“双一流”建设

  会员们大多长期工作在科教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老有所为、贡献余热是每位老同志的心之所想,心之所愿。为助力学校打造升级版的科技推广模式,协会主动请缨,组建起了老科教工作者科技推广督导专家团队,开展校外试验示范站(基地)的科技推广督导工作。督导专家团队严谨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坚持重质量、重效果、重影响、重提升,通过现场考察,他们对全校分布在陕西、 河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6个省(区)40多个校外试验、示范站进行了实地视察督促、指导和评估,为学校提升建站(基地) 水平,做了大量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的要求,协会再次主动请缨,承担学校“重大科研成果调研”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利用调研及评价体系构建”项目。数十名老科教人员不计天寒大暑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广泛调研、分析研判、反复论证,从学校139项科技成果中筛选出19项可转化的重大项目在社会推广,并初步建立起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和“杨凌示范区科技成果信息资源收集和转化开放平台框架”。目前“杜仲产业开发项目”“元宝枫”“碳基营养肥”等多个项目已在全国多省大面积推广。

  此外,协会还针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省委、省政府、学校建言献策,得到重视、采纳。

  为了发挥老科教人员优势和特长,协会利用两年时间组织30 多位教授、专家、收集、整理学校近五年来的260项成果和157 项专利,编写了“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科学技术成果库”,完善了“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库”。

服务社会  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选好突破口,畅 通科技助力机制;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做到精准发力;定位走乡入村,做到下沉入户;坚持需求导向,做到实用实效!”几年来,协会围绕学校科技扶贫攻坚规划,在省老科协“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联盟”的具体指导下开展科技培训扶贫活动。先后围绕核桃、茶叶、食用菌、猪、鸡、中药材、柿子等16个支柱产业,组织了208人次的老专家、老教授,开展以培训服务为主的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服务。

  在合阳、汉宾、商 州、商南、柞水、略阳、富平等县(区),老专家、老教授不辞辛劳,不顾长途奔波,深入基层举办了218期培训服务,培训了产业职业农民18348 人,涉及贫困户17513户,印发科技资料2万多份,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把新技术、新成果尽快传播到千家万户,实现无障碍传播、无障碍沟通、无障碍服务,开办老专家老教授线上科技大讲堂,制作线上服务课件。食用菌生产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系列讲座一开播就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相关产业户的肯定。

  为进一步做好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点)建设与幅射,协会先后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甘肃省镇原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园、学校乾县试验站、周至县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等基地,并配备科技工作指导专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服务。

  “通过学习,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后面,我们要用‘六产理论’指导全县蚕桑产业布局与发展!”石泉县蚕桑管理部门负责人在听完我校老专家关于六次产业的讲座后感慨道。近两年,协会承担了由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来武主持的“六次产业理论” 的“六次产业帮扶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与示范”课题,先后对30多个涉农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80多场次宣讲、培训、咨询和调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加强自身建设  聚焦服务能力

  “老科协要充分发挥老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离退休科教工作者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同时要拾遗补缺,帮忙不添乱。”协会负责人多次强调协会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工作原则。

  为提升老科教工作者幸福感,协会建起了“温馨之家”。一是开展老科教工作者高级职称评审推荐工作;二是连续三年举办智能手机培训班,提高老科教人员适应智能时代的能力。协会先后组织人员编写实用性培训教材3部,发放3000余册,分别在7个校区举办培训108期,全校有 1091人参加,得到了老科教人员广泛认可。三是组织会员开展“弘扬老科学家奉献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建党百年老科学家学史明理”“农业科技前沿动态”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300多名老科教人员积极参与,并坚持慰问有突出贡献的老科教工作者活动。四是拓展会员服务社会平台,组织推荐会员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工作,目前推荐的42名老科技工作者特派员已陆续到省、市任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作为,我校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退休科技人员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持续为乡村振兴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余热,努力谱写老科协事业新篇章!(党委宣传部 张琳)


85岁老教授:我与农业一直在路上

  他12岁时与农结缘,“教学科研创业种田”,72载至今不辍。

  “我与农业一直在路上,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歇着呢?没有余光余热了再停!”这是采访85岁的高如嵩教授时,他留给我们印象极深的话。

1938年5月15日,高如嵩出生在陕西省城固县上元观镇城坎村,1950年小学毕业考入汉中农业学校农科专业,6年学习结束后,被保送到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深造。

2ae4894ff9ab48398de1214c8d716820.jpg

  1960年,高如嵩大学毕业在即,他写的一篇论文在师生中引起了轰动。这篇名为《小麦千斤不倒伏的综合栽培技术》论文,是高如嵩与种出千斤小麦的劳模同吃同住、日夜相处的“成果”。在当时小麦平均亩产四、五百斤的情况下,高如嵩所总结的小麦千斤栽培技术要点何其惊人和可贵,这也成为他留校工作的原因之一。

  留校后,高如嵩被安排在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组任助教,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教学上,他先后承担了本专业和外专业“作物栽培学”“农业自然利用及农业区划”两门课程,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指导培养了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9名,多次被校、系评为“优秀教师”“教书育人”“三育人”先进个人。

  在40年的工作中,高如嵩教授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积极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先后获得了16项科研成果,选育(引进)了6个国审、省审农作物新品种,包括“西农8116优质水稻”,“西引2号”“西裸1号”大麦,“西薯209”“秦薯6号”“泰薯8号”甘薯。他参加的导师沈煜清教授主持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项目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上述成果中,最让高如嵩教授难忘的是“西引2号”大麦引进、研究和推广。这个品种来源于1980年9月由日本友人小池五郎随信邮寄来的110粒“浅间大麦”。历经10年辛勤研究与示范推广,“西引2号”大麦到1991年时在全国6个省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平均亩产800-900斤,最高亩产1300斤,受到了种植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被誉为“突破性品种”“上台阶品种”和“新的饲料大王”。

  在“西引2号”大麦的推广中,高如嵩和课题组老师把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放在首位,仅麦芒光合效率研究就长达6年,所写出的论文《大麦芒对籽粒产量的作用》刊登于《作物学报》1991年第4期首篇并被4个国家转载。

  “西引2号”大麦的引种与推广项目先后荣获陕西省农牧科技二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各地有关该品种的研究总结文章多达60余篇。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该品种从引入到现在42年以来一直是我国适生区大麦生产中的主栽品种。在非主要农作物的外引品种历史中,“西引2号”水平之高、推广速度之快、“寿命”之长、效益之显著都堪称罕见。

  2000年,高如嵩教授退休了。本应好好休息、享享清福,他却忘记了年龄,退而不休。他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先后组建了4个种子企业进行农作物种子开发、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效益。他还完成了2个科研项目,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杨凌示范区良种产业化之探讨与建议》和《论种子产业中应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两篇论文受到业内好评。

  2014年的一天,高如嵩教授在种子市场里听到许多农民说:“现在种粮无利、亏损。许多产粮区出现了大面积撂荒现象。”他心里很沉重。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投身种粮实践,找出种粮无利、亏损的原因和种出效益的条件。他毅然出资流转了100亩土地,在杨凌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杨凌夕阳红粮安家庭农场”,主要靠社会劳动力服务、经营管理、科学的种植模式,走产品供需对口出效益。5年的种粮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平均年纯收入达到了6万元。

  “夕阳红粮安家庭农场”让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奔头”,其核心是让农民完成从户口本上的“身份农民”到有文化有思想有科学技术有经营理念的“职业农民”的转变。

  2018年,跟着高如嵩教授学种粮的杨凌农民魏党民注册成立了 “杨凌党民家庭农场”。在高如嵩教授的指导和魏党民的积极努力下,千亩农场三年种粮的纯收入分别达到了86万元、56万元和60万元,再次证明了种粮也能挣钱的新观点。2021年12月,杨凌党民家庭农场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

  退休22年,高如嵩教授下海创业收获丰硕,先后获得“中国火炬创业导师”“奉献有为之星”“支农先进个人”等12项荣誉。“我还有两个梦要圆。”高如嵩教授在采访结束时告诉记者,第一个梦是选育大穗多粒、大粒、优质超高产的小麦品种。第二个梦是把种粮的家庭农场向高标准、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力争把粮食种出绿色、优质、高产和高效。(凤岗通讯社 武梦雪/文 朱晏/图 指导老师 靳军)

  原文链接:https://news.nwafu.edu.cn/xnxw/c87602b88d0e4f41a659b87c427a58ed.htm

编辑: 金平安     终审:刘晓正    最后更新:2022-10-06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