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一颗炙热心 永远跟党走

一颗炙热心 永远跟党走

作者:闫思伟 肖婧婧 来源:  时间:2021-06-30  浏览次数: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做好一件事……”这句歌词贴切形容了我今天采访的这位老先生——他就是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山仑。

山仑.jpg

山仑老师1991年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他功勋卓著的生涯背后,充满了辛勤耕耘、努力拼搏的汗水。伴随着党百年历程和新中国农业建设的脚步,让我们重温这位68年党龄党员矢志不渝、不忘初心跋涉于农业科研道路上的幕后故事。


百废待兴 少年立志振农业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山仑志愿考入山东大学农学系,那时的学习、生活和科研条件与现在天壤之别,有些同学考虑转专业。山仑没有被艰苦条件浇灭学习的热情,他觉得只有农业兴,百姓幸福,实业才兴。在一次全校大会上,他说:“同学们,新中国刚刚成立,农业需要我们第一批大学生去建设。爱党爱国从来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要转化为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土地的热爱!”他的演讲掷地有声,打消了想转专业同学的想法。此番经历使他在农业道路上的目标逐渐清晰。

一颗红心听指挥 再苦再难比蜜甜

1954年,入党一年的山仑服从分配来到杨陵,参加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又名西北分院)的筹建,这是中科院西北地区第一个研究所,党对于分院工作寄于厚望。

回忆起初来杨陵的青葱岁月,山仑眼神里充满了怀念和幸福,还发出爽朗的笑声,他说:“我们13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心中怀揣着‘服从党的分配,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的革命热情’来工作。起初没电、没水、也没暖气,我们暂时生活在平房里,实验楼也只建起了二层地基。当时自己挑水喝,夜晚只能蜡烛照明。冬天特别冷,一阵阵寒风刮过,仿佛能吹进人的骨头缝儿里!我们盖上一切取暖的东西依然觉得冷,来自南方的同学更是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我们互相开玩笑‘赶紧把袜子也拿出来盖上吧!’大家内心充满了一种炙热的期盼,期盼研究所早日步入正轨,为黄河流域治理做出贡献,大家没有为艰苦担心过。”

1959年,山仑被党组织选派赴苏联留学。回国前,考虑祖国的困难,他把留学期间节约得整个生活费1/3的余额上缴给组织并与1962年学成归国。

初识黄土高坡 极端旱情震心灵

“咸水苦,生活难,引进清水变天地,生活从此甜蜜蜜”,这是甘肃地区人民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时光回到60年前,老先生任承统带领山仑等人前往定西考察,当地干旱少雨,广种薄收,劳而无获。群众利用丘陵地势收集雨水生活和耕种,水质浑浊夹杂泥沙。此番景象深深震撼了山仑,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学改变老百姓烧草根、吃糠面的现状。

不畏旱情 迷茫中现转机

1964年7月,由于增添了新的研究方向和任务,西北分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山仑对自己所从事的植物生理学科产生迷茫和动摇,他想未来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1965年春,山仑带领6位同志到山西离石县五里后大队蹲点。虽然适逢旱年,但山仑的科研之路可谓:柳暗花明!他的所学为他开展适时早播、担水点浇等抗旱措施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五里后村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他的心中有了将作物抗旱生理研究与旱地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发展研究方向。

党在我心中 科研第一位

有民谣道:“无风一片黄沙丘,有风黄尘遮日头,风沙进门逼人走,不堪回首沙自流”,西海固就是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山仑响应党的号召担任宁夏固原县委副书记,筹建科研基点。在固原的十年间,他提出“粮食生产是自给性的,林业建设是保护性的,牧业生产是商品性的”三性概念。1982年3月在宁夏固原上黄村建立了试验示范区,当地悄无声息演绎着农业的奇迹。粮田减了,草地增了,适逢两年干旱,人均产粮由241公斤增加到417.5公斤。缺粮村变成了余粮村,农田的肥力也有所提升。这般奇迹传遍了周围的村庄,引起广泛关注。人们把这称为“上黄经验”纷纷予以推广。

每年的3—10月间,山仑都要去试验站蹲点。长期的劳累使山仑老师患上多种疾病,后来因时常眩晕被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即便如此,他在野外工作的时间也超过20年,1988年获得的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工作最好的见证。

无论是支援西北,出国求学,下乡蹲点,还是安塞、西海固脱贫再到退休后为科技项目和农民咨询。入党68年,山仑不忘献身农业的初心,始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理想抱负与旱作农业结合在一起,心系干旱地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我问老师这么多年是什么推动他克服困难,在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山仑说:“作为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始终激励着我前行,有了信仰就不再迷茫,那么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征途漫漫 唯有奋斗

回顾山仑的人生历程,他始终是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正是以山仑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的接续奋斗,才让荒漠戈壁变成了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西农学子的手中,我们要弘扬“西农精神”,秉持“诚朴勇毅”的校训,用奋斗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书写属于西农人的绚丽华章!




编辑: 张华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21-06-30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