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重回长武故地感受发展变化

重回长武故地感受发展变化

——水保所退休老专家、老干部回访长武农业生态站侧记

作者:周保林/文 郑世清/图 来源:水保所校区服务中心  时间:2019-07-11  浏览次数: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水保所离退休职工党总支组织党支部书记、委员以及曾经在长武站工作过的部分老专家、老干部一行12人,于62425日重返长武站,对阔别多年的长武站进行回访。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屈锋敏同志应邀参与了活动。

老同志回访长武农业生态站,得到了水保所所长、党委书记的高度重视,长武站新老站长给予了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实现了老同志重访当年工作过地方的愿望。现任站长郭胜利,副站长姬洪飞和前任站长刘文兆同志全程陪同。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顺利到达长武。为了节约时间,郭站长首先带领我们到位于长武十里铺的旱塬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对长武站布设的108个小区水肥试验进行了参观。随后又顺路对水保所李世清主持的北方玉米“双减”技术集成研究示范点进行了观摩。中午12时许,到达设在陕甘交界处王东村的长武农业生态站。

老同志一下车,举目四望,一下子就感到旧貌换新颜。原来的简易平房全部由楼房取而代之,办公楼、公寓楼、实验室、食堂等基础设施和园区绿化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体环境大为改观。

当天下午,大家先实地参观了站上的科研设施和实验教学场所。随后在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认真听取了姬洪飞副站长关于长武生态站履行国家使命,完成国家任务以及近年来在中科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基础设施、观测与研究、人才队伍、开放共享、社会服务、科研业绩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大家对长武站近年来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驻站科技人员多年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无比兴奋。结合现场考察,大家对长武站今后发展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主要有:1、利用雄厚科技实力,把研究内容规划做的更深、更新一些。长武从1984年建站,已经35年了,社会和自然条件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要不断注意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2、研究范围要再大一些。旱作农业水肥关系研究是长武的重点,也是特色。要和周边相关单位组成研究网络,针对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一些合作研究,逐渐形成地区特色,针对高原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生产环境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单纯追求粮食单产,蓄水保土,而是要建成金山银山,要保持持续生态平衡效益。在群众脱贫致富中,拿出我们长武站的示范样板,建好科技示范园。3、多渠道争取经费,把长武站建成集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继续做好农民技术员培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李锐同志在座谈会上还和站上同仁及研究生,共同分享了他今年5月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召开“全球土壤侵蚀评价研讨会”的一些体会,他说:目前国际土壤侵蚀与防治研究的内涵丰富了,研究范围扩大了,水土保持已经成为环境与生态研究的重要领域,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人文科学、政策法规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前列的位置,2019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全球土壤侵蚀”,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努力为全球土壤侵蚀防治做出新的贡献。同时对在座的研究生寄于厚望,希望他们将来在水土保持战线上个个事业有成。李锐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向他们提出“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不平衡的现实”。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也难以琢磨,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研究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前辈的期望,把水保所老一辈们科学家的“黄土精神”一定传承下去。

座谈会上,前任和现任站长刘文兆、郭胜利对老前辈们回访长武站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为长武站的科研和管理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殷切希望老专家、老干部继续一如既往支持和关注长武站,为长武站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参观王东村的村容村貌时,看到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原来的土坯房、地窑不见了,全部建成一砖到顶的平房或小二楼,原来在沟坡上居住的农户,现全部搬迁到塬面上,走进农户新建的房里,室内装修一新,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交谈了解到,村民基本以苹果种植产业为主,纯种粮食的农户已很少了。果农李孝国还念念不忘长武站把像他一样的一群初中生培训成了当地有名的果树技术员,为他们后来在脱贫致富中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到村委会了解到,全村原有36户贫困户,现只剩下7户未脱贫。现在不仅全村的街道、生产路都硬化了,自来水接到每家,而且每户村民都自发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枣树、杏树和核桃树等,处处显得生机勃勃,环境宜人。站在塬边向王东沟小流域远远望去,山沟绿色浓郁,林草茂盛。在坡地上种植的生态林、景观林和经济林,郁郁葱葱,一派繁荣景象。原长武站老专家郑世清说:王东沟林草覆盖率达到80%以上。如今,村落、田园、沟坡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形成了塬上田园风光与沟坡生态植被融为一体,增颜增值,成了周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的典范。一位村干部说:长武站提供的生产技术和示范引领对我们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长武站对当地群众的示范引领和观念改变的影响是很大的。

长武还是一块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下午在返回的途中,我们又顺道在长武亭口北村老龙山,瞻仰了习仲勋从事革命活动的旧址,缅怀了革命前辈的伟大业绩,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旧址的核心景区是依托亭口本地开明人事王志轩同志的旧居修建,是一处典型的当地农家窑洞院落。在参观中,看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对我们每一位老党员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年轻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烈士们那种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离开之际,我们在旧址广场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习仲勋故居前合影

短暂的两天参观活动,使大家看到了长武站的面貌大为改观,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看到了王东村果业的兴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看到了王东沟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巨大成就和为周边起到的样板作用。更加感受到,长武生态站的驻站科技人员热爱科学、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家精神和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文化、革命事迹和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体验到的这两种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编辑: 范芳娟     终审:刘庚军    最后更新:2019-07-11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