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观影《旱塬》】黄东亮:麦浪翻涌处,坚守见初心

【观影《旱塬》】黄东亮:麦浪翻涌处,坚守见初心

作者:黄东亮 来源:  时间:2025-11-20  浏览次数:

  《旱塬》如一股来自渭北大地的清风,以真实农业科学家李立科的事迹为骨,用质朴无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在贫瘠土地上孕育希望的动人故事。没有炫技的特效,没有曲折的剧情,却凭着直抵人心的真诚,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深深扎根观众心底。

  影片中,渭北旱塬曾是“合阳的西伯利亚”,亩产不足百斤的土地承载着农民世代的辛酸。李立科毅然携全家扎根乡村,带着“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技术方案,用赤脚丈量每一寸干裂的田地,将科研汗水滴进土壤。“挖沟深埋磷肥”“病床上记录数据”等细节,褪去了英雄的光环,让我们看到一位心疼农民疾苦、憋着一股“争气”劲的实干家,一位把自己活成“一粒麦子”的赤子。

  最令人动容的是科研与人心的双向奔赴。李立科罹患癌症住院时,村民自发带着土特产挤满病房,这份无需言说的深情,是对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最好回应。从亩产百斤到八百斤的跨越,从绝望到喜悦的转变,影片用真实数字见证了科技的力量,更彰显了扎根大地的坚守。李立科临终前“立牌明产”的遗愿,不是炫耀功绩,而是为土地立誓、为农民定心,这份赤诚足以热泪盈眶。

  实景拍摄的旱塬风貌、地道的陕西俚语,让影片充满生活质感。《旱塬》不仅是对农业科学家的致敬,更是一曲礼赞坚守与奉献的时代之歌。它让我们深知,碗中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背后是先行者用青春、健康乃至生命浇灌的结果。在乡村振兴的当下,这份“向下生根,向上开花”的精神,依旧是照亮前路的光,激励着我们在各自岗位上深耕不辍,终成硕果。

编辑: 张华     终审:马志宏    最后更新:2025-11-20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世平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