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
退而不休坚守科研一线 彩色小麦书写健康中国新篇章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一哲研究员
作者:张经勋 李明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何一哲研究员举办了一场简朴的退休仪式。然而这位60岁的老党员并未停下科研脚步,退休第二天就重返试验田,继续着他坚守了30年的彩色小麦育种事业。"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党员没有'退休'这一说。"何一哲的这句话,成为他退而不休的最佳注解。
三十载初心不改 退休再启新征程
自1993年投身彩色小麦研究以来,何一哲带领团队创制出近万份种质资源,培育的"秦彩"系列在全国14个省区推广示范。2023年退休后,他反而加快了工作节奏:同年12月赴山东组建"山东益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盐碱地彩色小麦种植;指导团队在杨凌农高会上揭牌"功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2024年更牵头成立"科创中国"彩色小麦产业服务团。
"何老师退休后比在职时还忙。"团队成员笑称。这位老党员的日程表上,试验田考察、农民技术培训、企业合作洽谈排得满满当当。在山东东营的盐碱地改良现场,他顶着烈日向当地农户演示种植技术;在杨凌的实验室里,他手把手指导青年学子分析数据。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何一哲的科研人生生动诠释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工作信念。退休一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陕西、山东、河南等8个省份的示范基地。在陕西武功老家,他建立起200亩核心示范区,带动周边500余农户种植彩色小麦,亩均增收超1500元。"何教授退休了还惦记着我们,种的'五彩麦'比普通麦子多卖三成价。"农户王建国竖起大拇指。
银发先锋的使命担当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功能农业"的战略部署,让何一哲倍感振奋。作为农业农村部特聘专家,他正牵头制定我国首个彩色小麦行业标准。"退休只是工作岗位的变化,共产党员服务人民的使命永远在线。"戴着草帽、晒得黝黑的何一哲,在麦浪翻滚的田间如是说。
如今,这位61岁的农业科学家依然保持着每天工作10小时的习惯。在他带领下,彩色小麦产业已形成从育种到加工的全链条体系,相关功能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正如他常说的:"要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科技粮''健康粮'。"这,就是一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
编辑: 李明 终审:孙军 最后更新:2025-06-14